原标题:【来论】陈曼琪:支持“优化师资,有效落实爱国教育”议案
首先感谢邓飞议员提出今天的议案。香港的教育制度实在是太重要;2014年非法占中至2019年修例风波,暴露了香港回归后教育制度积存已久的问题。
自2014年,我收到许多家长表达担忧,孩子和青年在进入中学或大学后思想变得激进,担心他们以身试法,最终要赔上一生的前途作为代价。教师在学校对学生青年的教导,与家教同样重要。
过去,我接触过许多中小学教师,大部分都是很荣幸亦很愿意教授爱国教育,但许多时候是基于不掌握国情及“一国两制”或缺乏教材或培训,故不敢在校内向学生讲授正确的爱国教育内容。诚然,不理解不掌握是会产生恐惧,亦有教师就是担心误触所谓“红线”,最终令他们选择避而不谈。
我们不单要反思对学生的教育制度,还要反思对教师的教育制度。回归以来,爱国情感教育、国民道德教育,都鲜有出现在常规的课程之内。当年的学生长大,又成为今天的老师。如果我们认为教师突然自动全面掌握及热烈投入爱国教育,也未免有点理想主义。不过,现时仍然是“知来者之可追”。除教育文凭的课程需加入合适的国情元素外,当局亦可在“教师及校长专业发展”的项目上,强化推行相关内容的工作坊,令教师对国情知识可与时并进。
在家校的合作空间上,我建议政府需增拨资源,协助妇女团体举办妇女国情班培训,让妇女学习国情、国安、中华文化等知识,将之融入日常相夫教子的过程之内。如果本地妇女对国情有足够认知,是对家校合作无往而不利,有助家长与中小学共同宣扬正确的爱国价值观。
另外,我早前亦倡议应将“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升格为“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并开设“宪法和基本法推广专员”一职。当然,升格后的委员会必须与教育界大力推广国民教育。我亦建议香港与大湾区教育界恒常举办大湾区国情知识比赛,教师与学生在备赛的过程中,均以汲取国情知识为目标,将能带动校园的爱国教育氛围。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措施,就是多与大湾区九市的中小学建立起全方位的“姊妹学校”计划,并挑选有潜质的教师到内地进行短期的交流。在交流计划完结后,亦可优先考虑让他们晋升,或担任学校督导国民教育的推展工作。有榜样就有力量,有助教师凝聚爱国底气向学生解释国家民族大义。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师资亦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员。大专院校的管理层须负上在大学内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在必须出手时就应罢免涉及危害国家安全言行的教师,实在不应以害怕影响国际排名为借口。
(作者陈曼琪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立法会议员)
来源:香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