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公路运输是联系香港海运和空运的主要手段,更是确保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关键所在。与内河水运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更具备时效性和灵活性的优势,而且对带动本港物流业发展扮演重要角色。疫情前跨境公路运输占香港海港货物吞吐量约25%左右,占香港空运集疏运的超过90%。惟从2022年初开始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除了对香港医疗体系和社会运行造成极大冲击之外,亦直接冲击了跨境运输的正常运作。跨境货运卡车车次由过去日均20,000车次,跌至日前来回3,000至3,200车次,低至仅为疫情前的15%左右。跨境货车运输能力大幅降低,导致货源大幅减少,也严重影响了香港海运吞吐量。香港主要运输货物类型为集装箱,香港有9个集装箱码头,共有24个泊位,每年集装箱处理能力超过2,000万个标准集装箱(TEU),2021年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780万TEU,2021年12月香港港口水运集装箱吞吐量即同比下跌9.1%,2022年1至4月同比又持续下跌7.3%。同时,跨境卡车运输能力的大幅降低,也严重影响了香港航空货运吞吐量。目前香港国际机场航空货运集疏运约10%的运力受到限制,每个月降低约4万公吨。
“集中接驳”费时失事
另外,据香港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香港货柜车主联会等团体反映,“集中接驳”模式让司机在接驳站等候时间过长。原本“点对点”安排下,跨境司机一般每天可以有两个往返任务,目前每周也只有1到2个班次任务,导致收入大跌。目前香港约有九成货车司机被迫停工,不少司机更由于任职的公司难以为继而失业。受疫情影响,在广东省和国家防控政策调整下,自2022年3月14日起,为减低两地疫情传播风险,深圳方面将跨境货车由“点对点”改为“集中接驳”模式,结果导致陆路跨境车次剧跌至只有原本的一成半,跨境货车到口岸接驳运输成本飙升到原先的数倍,而且接驳站等待时间过长,导致鲜活蔬果副食品损耗加大,从而大幅增加相关行业成本,连带市场物价居高不下,更导致一名跨境司机在等候期间不幸猝死。显然,“集中接驳”的方式单就市场因素而言,不具备可持续性。
现在已有超过六成市民接种了第三针疫苗,恢复实施“点对点”运输模式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利跨境连输,既可解决司机长期失业问题,又可稳定市场供应。此外,尽快恢复实施“点对点”的跨境卡车货运,直至全面恢复陆路跨境常态化运输,提升本港航运货流量,将有利于香港恢复海运、空运的运输效率和成本优势,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对巩固香港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闭环管理减播疫风险
有部分人或者担心,恢复“点对点”跨境运输会增加内地的防疫管控风险。对于这问题,笔者认为,内地可对香港跨境货车司机采取“闭环式管理”,运输期间“全程不落地”杜绝人员直接接触;若要扣查,先在货场起卸货物,马上回港,检查完毕再去取货;不在内地过夜,减少传播风险。整个过程中,香港司机几乎不与内地人员发生任何的直接接触,应不可能产生任何疫情传播风险。
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与内地有关部门协商推进有关安排,以解逾万跨境司机的就业及本港市场之困,同时可以为两地恢复正常通关进行有现实意义的积极探索。
原标题:恢复“点对点”运输 畅通物流保就业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严刚 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