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口政策,应对香港老龄化挑战

2023-03-08 16:53

香港人口减少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公布一项调查指,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市民倾向不考虑生育。如果出生率持续低迷,人口老化问题日益恶化,必然损及未来长远发展。

截至去年底,香港人口降至733万人,除净移出因素外,自然减少也是一大主因,其中出生人数只有32500人,创出自1961年有纪录以来最少。新冠疫情无疑严重打击生育意欲,惟出生率近年确实也拾级而下,2011年每千人粗出生率有13.5人,到2019年几乎锐减一半至仅7人,而去年更跌到只有4.4人。当然,出生率下跌并非香港独有现象,例如向来少子化的韩国、日本也同样报跌,但两国刚公布的去年粗出生率分别有4.9人和6.4人,都较香港高。日本政府日前说,若不减慢出生率下降速度,日本将会不复存在;这一句话,对香港无疑都有警醒作用。

新一份预算案财策“中间偏松”,许多纾困措施均告“减甜”,但就增加了“子女免税额”和“子女出生课税年度”的额外免税额,正正显示了政府鼓励生育的方针。事实上,调查显示市民不愿生育的三大理由,除身体状况(占49.7%)外,另两个皆与财政因素有关,即经济负担大(占49.4%)和教育供养责任大(45.9%)。至于应该推什么鼓励措施,59.3%希望优先安排公屋或居屋予有子女的家庭,47.5%建议增建公营房屋,其实都跟金钱考虑挂钩,不过就体现在住屋层面。

钱非万能,无钱却万万不能。在推高出生率方面,政府当可透过增拨资源,来缔造更理想的生育环境。譬如:当年轻夫妇无法上车,不得不与父母同住又或夫妻分开居住,这显非理想造人环境。即使有独立居所,所住单位却是纳米楼之类小单位,单是二人蜗居已嫌狭窄,又何来空间放置婴儿床及其他婴儿用品?近年香港托儿服务确有所改善,但是否足够满足需要存疑。调查指有89%受访者并无使用托儿服务,而87%没使用的原因是对服务不了解,近半亦指相关资料较难查找。另外,12年免费及学前学券制度,对教育孩子、对纾解家长经济开支均是德政,但在社会“赢在起跑线”氛围下,似仅解决到基本问题,并未能纾缓供养的巨压。凡此种种,仿佛都是阻碍生育的一道道墙壁。所以,有关方面应从财务支援以至优化教育生态方面多下工夫,才有望改善。

普遍认同的“人口自行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要求每名女性生育2.1名孩子;而香港相关数字2021年只有0.772,且已长期不达标,最近达标时间更须追溯到1979年,显然单靠本地生育实在不切实际。似日本般,过去政策较着重依靠机械人,近年也开始放宽入境移民限制;香港同样有必要面对现实,否则随着人口老龄化,下一代的抚养压力肯定日益沉重,由家庭以内到公共财政皆然。面对疫后劳动力减少,各地都积极“抢人才”;港府亦已制订措施,进展理想。展望未来,香港须优化人口政策,在继续鼓励本地生育同时,应在引入人才方面拆墙松绑,从而优化整体人口结构。(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原标题:【商报时评】优化人口政策 应对老龄化挑战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