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卢永雄:看看有形之手选择救谁

2023-03-22 09:47

过去的一个星期,是金融世界混乱的一周。

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出事,瑞士央行介入,催促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收购瑞信。瑞银在没有办法做详细帐目审查的情况下,自然要开出狠辣条件,只肯发行价值30亿瑞郎(约32.5亿美元)新股去收购瑞信所有股份。另外,又要瑞士央行担保90亿瑞郎作收购瑞信的损失担保,和提供瑞银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这还不止,瑞士央行将瑞信发行的额外一级债券(AT1)全部减记,变成一文不值。瑞银在本周一开市之前签约收购瑞信。

外界认为,瑞银获得一个好交易,瑞信由于管理不善,就只能够以一个茶渣价贱卖。更惨的是,瑞信AT1债券的持有人,投资一夜归零。有个私人银行家朋友告诉我,客户买债券的时候,只看着那7、8厘的回报,根本就没想过会有全面变零的风险。

一般而言,公司执笠会先偿付予债券持有人,最后才给股东。事后,瑞信的债券持有人愤怒声讨。为什么瑞士央行的决策者,要选择将AT1债券归零呢?

理由很简单,这样做可以让被收购的瑞信减债160亿瑞郎,减轻收购方瑞银的负担,以提高这个交易的吸引力,所以要债券持有人牺牲。这是一个瑞士政府的武断(arbitrary)选择,并无什么理念支撑。

美国政府亦作了另外的武断选择。美国政府初时选择不拯救标志银行和硅谷银行,但到了第一共和银行出事的时候,就牵头组织11家大银行存入300亿美元给第一共和银行,联储局又向第一共和银行提供200至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令第一共和银行免于像标志银行和硅谷银行般倒闭。

英国温切斯特大学银行与经济学教授、“量化宽松”这个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沃纳说,联储局是完全有能力拯救这两间银行的,而联储局是有意不去救的。原因是硅谷银行和标志银行涉及大量的虚拟货币业务,而虚拟货币正正是在挑战联储局权威。联储局当然没有兴趣去救这两间银行。

这些金融灾难故事告诉大家,第一,央行权力很大,可以决定救谁和不救谁。第二,其决定比较难以触摸,有投资者会因此而受损。第三,不要以为债券比股票安全,瑞信事件表明,债券也可能会归零。在美国疯狂印钱的时代,金融风险在不断叠加。

卢永雄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