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重探伊战始末,理解战与和真义

2023-03-31 11:50

今年三月底,距离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届满20周年。这场长年的战事在中东地区乃至参战国留下伤痕仍未愈合,引发的争议也还未划下句点,如何解读当年不同的因素,或许能有不同的理解及收获。

20年前的3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进入伊拉克的理由,主要是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威胁。此外,一些美国官员还指称侯赛因包庇和支持盖达组织,组织针对美国的911事件。尽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未查获,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为美国的出兵辩护,声称当年伊拉克在侯赛因的叛军下民不聊生,而且美军后来也帮助伊国平定伊斯兰国武力的入侵。

然而,许多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何况联合国安理会未授权任何一方使用武力,秘书长安南更谴责美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在美国内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布殊政府发动战争的真正理由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的自然资源及石油,这个说法始终为主战派所否认。

尽管这场战争仍各有支持者,但战争没有赢家。从美国挥军进伊拉克到撤军有八年多,在过去20年中,美国在伊拉克花费了大约两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足以概括这场战争造成两国的所有损失。根据布朗大学的战争成本研究项目,大约有8500名美国军人和合同工丧生。在这场战争以及随后八年的美国佔领中,数十万伊拉克平民丧生。这些数字,远高于目前俄乌冲突中平民丧生的人数。而这些悲剧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他们的人生也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根据2007年1月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对25个国家超过26000人的民意调查,全球七成三的人不赞成这场战争。美国的行为令其在中东地区的印象也大受冲击,根据阿拉伯美国研究所进行的民意调查,中东多国民众对美国的负面观点从七成到九成不等。说明美军的行动并非没有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美国情报单位的搜集、分析,再加上层层官僚体制不同的解读导致研判失准,未来会否重蹈覆辙,恐怕没有人知道。

世事如棋局局新。海湾战争走过20年,世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东各国对自身前途及对局势变化的看法,也有所有不同。即使沙国和伊朗这对中东地区的宿敌,通过有关斡旋也可握手言和,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夫妇19日也前往阿联酋阿布扎比正式访问,使得不少国家对战火连年的中东未来重燃希望。

战争与和平对政治人物来说,弹指间能决定,却是平民百姓死生之大事,更与一国的长期国力息息相关。如何以和为贵,提升人类共同福祉,相信重新探究伊战始末,足够给人带来启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