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牛李党争”持续40年

2023-04-11 16:30

公元850年,唐朝一代名相李德裕于崖州病逝。作为后世牛李党争的主要参与者,李德裕其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低。不但不低,在某些人的评价中,李德裕甚至可以跟商鞅等人相提并论,都是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

当然了,对于李德裕如何评价,那是千人千说,很难有一个固定论调的。因此,咱们也不会去说李德裕如何如何。咱们要说的,是牛李党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的牛李党争,其实就是指的牛僧孺、李宗闵二人的政治联盟与李德裕、郑覃的政治对立。这场斗争的时间延续极长,一直持续了40年。换一句话说,这40年里面,唐朝中央其实处于一种内耗严重的状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内耗的影响不亚于外敌入侵。更别说,还有藩镇割据于地方。一旦朝廷中枢拉胯,下面的官员就会开始各行其是,陷入懒政的状态。这些空占位置不做事的人,实际上就会拖慢政策实行的速度。

出现这种原因,从远了说,其实还得是唐玄宗背锅。唐玄宗后期,朝廷大事为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控。从政治生态方面去说,唐初开国群言并起的局面,已经在此时沦为了一言堂。久而久之,朝廷上势必会出现一个权臣想要将权力一把子揽过来。其结果,必然就是党争。

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牛李党争的出现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科举制的出现。

跟很多人想象中不太一样,其实科举制发挥作用总的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门阀世家在唐朝建立之初,就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左右着朝廷决策。而到了中后期,世家开始逐渐没落,而新兴的地主士人阶级开始兴起。

牛李党争中,两个派别就出现了很明显的小团体。牛党一般是科举士人出身。而李党的成员,以世家贵族为主要成员。象是李德裕,他本身就是门阀出身的官员。因此,两个派别之间与其说是像明朝那样的党争,不如说其实就是权力之争。

在了解这点之后,再去看看牛李之争,所感觉到的东西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李德裕,他虽然是一个很合格的宰相,但其人始终不能脱离阶级特性,其实施的政策,也不可能跟张居正等人相提并论。

而牛僧孺,也不是一个纯坏人,他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为了地主阶级争取利益的官员。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牛李党争的影响是实打实的。由于内耗严重,朝廷人才在事实上遭遇了严重流失。象是李德裕,他就被迫离开中枢,最后病死外地。这种局面,是对整个国家的破坏。

除此之外,牛李党争最突出的影响,还是在于对宦官、藩镇的影响上。由于朝中大臣长期内耗,宦官势力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春天。而地方上的藩镇,也和朝廷中的某些人勾结在一起。最终,偌大的唐朝在这种难以改变的局面下,一步步滑落深渊,再难挽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