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申请反应不似预期

2023-04-12 09:12

去年9月政府推出“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协助建造业工伤工人把握复康黄金治疗期,让工友获得快捷的私家门诊复康治疗,以提高康复机会,早日重投工作。可是半年过去,只有224人符合申请资格,跟最初预期3年内有5000工人受惠出现极大落差。有劳工团体反映,工友对属自愿参与的先导计划认知不足,建议劳工处加强宣传,又促当局扩大计划范围,涵盖至其他行业和工种,例如饮食业及酒店业等,让更多工友受惠。另有劳工团体关注,不少工友反映工伤康复后较难找到工作,盼计划加强对工友的后续支持。 

工伤

▲“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现时只供建造业工伤工人申请。

“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是上届政府于2019年《施政报告》建议推出,及至去年9月,该为期3年、涉款3亿元的计划正式推行,由政府委托私营机构提供综合复康治疗及个案管理。该计划暂时集中于建造业,根据资料,相比其他行业,建造业工友在工作中遭受严重伤员比率较高,并需要较长的复康过程,以2021年的工伤雇员数字为例,放病假至少6星期及6个月的雇员,分别有21%和29%来自建造业,属众行业中最高。

据了解,大部分建造业工伤与肌肉骨骼有关,但工伤工友轮候公立医院的相关职业及物理治疗等复康服务,平均需要1年至2年。而医学研究指,工伤的黄金治疗期只有3个月,工人受伤逾半年或以上,最后复工机会低于10%,反映及早治疗十分重要,亦可避免工伤演变为长期伤员。上述先导计划在去年9月起实施,建造业工友若发生工伤,并引致肌肉骨骼受伤,或患上《雇员补偿条例》中与肌肉骨骼有关的职业病,都可以自愿参加。然而半年来,仅357宗个案获劳工处转介,只有224名工人符合资格,另有28宗个案正办理参加手续,其余105宗个案则不符申请资格。

康复

▲“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于去年9月推行,目 的是让工伤工人接受私家复康服务及早治疗, 避免变成长期伤员。

肌肉骨骼病占8成 倡扩工种

对受惠工人仅200多人,身兼港九劳工社团联会主席的立法会议员林振升表示关注,建议当局加强宣传,安排成功个案作推广。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亦指,“在工权会求助个案中,暂时只有不足10人参加计划,有人反应正面、有人评价负面,亦有人不知计划已经出台。”她称,有工友将计划与备受劣评的“自愿复康计划”混淆,需要耐心解释。“自愿复康计划”是早年劳工处与保险业界合作推出,曾触发很多争拗,不少工友反映虽获保险公司安排免费使用私营复康服务,但往往未完全康复便被催促上班,负责转介个案的劳工处亦未能介入跟进,令不少工友失望。萧又指,是次的先导计划是自愿参加,有工人表示不知政府会提供甚么协助,表现不太热衷。

伤患

▲肌肉骨骼损伤是建造业工人最常见的伤员。

现时该计划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工伤要涉及肌肉骨骼受伤,过去两年劳工处辖下两所职业健康诊所接获有关肌肉骨骼疾病的新症分别为1558及1492宗,占所有新症逾80%。林振升建议当局趁机检讨,将计划扩阔至其他工种,令更多工友受惠。他提到,饮食业、酒店业、清洁工、运输以及仓务等工人,亦往往因工作要搬运重物,导致出现与肌肉骨骼有关的工伤事故,若于先导计划试行3年后才检讨,可能需要经业界咨询等多重程序后才能试行和落实扩阔计划。

康复难找工作 盼增后续支持

以饮食业为例,厨师陈先生指,厨房危机重重,“试过地滑跣脚跌伤,半身无法郁动送院,亦有工友遭打翻的滚油严重灼伤。”陈称,因公立医院复康服务轮候需时,他出院后要看昂贵的私家医生及物理治疗“撑住开工”。涉体力劳动工作的家务助理李女士也指,曾于打扫天花尘埃时,从铁梯堕地扭伤手脚,出院后继续开工,公余时看跌打治理,无奈手脚伤处其后演变成痛症旧患。

萧倩文除建议将《雇员补偿条例》下的职业病都加入先导计划,亦关注工人康复后能否再找到工作。萧称,不少工伤工人反映康复后难找工作,除原雇主不聘用,亦有工友因心理阴影或力不从心,未能应付原有8至10小时长时间的工作,但又未获转调其他岗位,担心生计而备受困扰。她建议仿效外国,强制原雇主提供工作,并希望计划为工人提供情绪及心理支持。她又指,先导计划有设个案经理协助工人重投工作,“但计划初推行,暂时未知个案经理会跟到几足”,希望当局跟进工人康复后的工作情况,提供更多支持。

法定职业病过时 工会倡加入新工种

《雇员补偿条例》下现有48种职业病,有劳工团体指部分已过时,建议加入新的职业病。

萧倩文称,不少市民工作时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除触发手部痛症,肩颈亦因垂头等动作致劳损及持续痛症,预期肩颈劳损或痛症将成为职场新兴病症。她又称,该48种职业病不少是早年制造业兴旺时订立,如棉屑沉  病等由生物及化学所致的疾病,惟现时服务性行业主导。她认为,可保留原有职业病,但同时加入新工种,保障更多任务人。

权益会

▲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指,现时职业病名单过时,建议当局更新。

林振升亦提到,服务行业如收银员,或保安员当值时要站立8至10小时,形成双脚静脉曲张等下肢劳损疾病。不过劳工处指,在定义职业病上,要证明工作的特定危害与该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如膝关节退化等下肢肌骨骼病,成因亦可能涉年龄及生活习惯等因素。萧倩文也说,劳工处一向对职业病定义严谨,“病患一定要完全由职业引起,劳损一直不被视作职业病。”

盼计划扩至小型手术个案

先导计划暂时供肌肉骨骼创伤的建造业工人申请,有工会指,建造业工人亦常面对需要进行小手术的工伤事故,希望日后计划会将曾接受小手术的个案亦纳入范围。

先导计划的目的,是协助工伤工人于短期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可以尽快康复重投工作,现时主要接受如扭伤、拉伤等,涉及肌肉骨骼受伤的建造业工伤个案。不过,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权益及投诉主任吴伟梁提到,平日工人亦遇到不同的小意外,如搬运对象时被“压爆”手指,需要进行缝针等小手术,但现时该计划并未包括曾接受手术的个案。他指,若受伤工人于工伤6星期后未能复工,其实亦符合计划资格。他理解现时先导计划初行,以处理较轻微个案,协助工人尽快复工为先,但希望计划日后能扩阔至小型手术个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