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兄诸葛瑾深受孙权信任

2024-01-16 16:17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中国三国时期孙吴流寓士人的代表人物,重臣。他一生忠心耿耿,深得孙权倚重,官至大将军。但诸葛瑾毕生的政绩,却似乎并不算突出,换做别人,早已被革职遣返回家种田!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都出自琅邪诸葛一族,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而诸葛诞则是他们族弟,三人分别辅佐蜀汉、东吴和曹魏,都身居高位,也算是三国时一个比较奇特的景象。

诸葛瑾年少时游学京师,奉母守孝,恪守礼法,颇有学养与名望。

建安五年,中原大乱,诸葛瑾时年方26岁,便举家南迁,逃难到江东之地。那时正是三国鼎立之际,江东孙氏称雄一方,号“吴”。

刚刚逃难到吴地,诸葛瑾便有幸结识一位贤达曲阿人氏——弘咨。这弘咨乃是孙权亲姐之夫,在吴中颇具声望。他一见诸葛瑾,便看出这是个少年英才,十分欣赏。于是将诸葛瑾引荐给了孙权。

孙权此时正是招贤纳士之时,迫切需要人才来辅佐自己。一见诸葛瑾,他便被这年轻人温文尔雅的举止所打动。当即将他招入帐下,委以长史重任,与鲁肃并列,一同参与机要大计。

时光荏苒,转眼而过二十年。曾几何时,诸葛瑾已是吴国重臣,深受孙权宠信。正如孙权所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绝不会负我,犹如我绝不会负他!”

除去与孙权之间的深厚感情,诸葛瑾的为人也很得吴臣欣赏。他待人宽厚,处事公正,每每能为同僚说情。诸葛瑾的这番举动,也让孙权十分欣赏他的品格。于是在往后岁月,凡有军国大事,孙权都会第一时间征询诸葛瑾的意见。可以说,诸葛瑾与孙权的关系,已然超乎了君臣,而更象是知音良师。

诸葛瑾之所以受到孙权器重,还在于他那犹如师友的谏言循循善诱。

孙权这个人十分有威严,他不喜欢别人直截了当地指责自己。所以每每有大臣想规劝他,反被他怒斥,那是常有的事。

而诸葛瑾则不同。他向来温文尔雅、宽厚仁慈,劝谏孙权更是循序渐进、委婉动听。他从不会直言东吴的战略失误,而是通过引经据典、举历史轶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正是诸葛瑾这般善解人意,方保清流长存,不致激怒君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诸葛瑾不仅能劝导君主,对下属也是一视同仁、厚德载物。他斡旋人才,举荐贤良,提拔后进,收买人心,真是德才兼备的模范大臣。

当时东吴还有另一位谋臣步骘,他曾犯错误得罪过孙权。若是一般大臣,多半会趁机打击报复,谁也不愿搭理他。然而诸葛瑾却能宽以待人。不仅没与步骘生分歧,还多次向孙权举荐步骘可用。最后步骘也重返吴,再度担任高官。

诸葛瑾待人如此厚道,倒使群臣无不感激。朝堂之中也少了很多明争暗斗的勾心斗角。臣下们更加团结协作,为国家多谋善策。这也算是诸葛瑾一份功劳吧!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诸葛瑾已在东吴供职40年之久。公元241年,68岁的他终于不敌疾病,病逝于吴都。诸葛瑾临终前留有遗言,一切从简,不必铺张浪费。然而丧事依然盛大隆重,吴主亲临吊唁,悲恸不已。

所以说,诸葛瑾之所以步步高陞,并非在于政绩,而是他那高尚的质量与处世哲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