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全职家长劳动力,在校课后托管“三赢”

2024-02-07 09:21

弱势社群及在职家庭对课余托管服务有殷切需求,除了坊间机构营办的小学生课余托管服务,港府在本学年选定6个地区推展“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推行近1个学期,家长反应踊跃,更有学校服务供不应求而获社署“加额”;有校长指,计划解决了家长照顾子女的烦恼,也降低学生欠交功课率以减轻教师工作,达至学生、家长及校方“三赢”。但有社工反映,部分学童留至晚上7时才可回家,长期托管、欠缺家庭生活或影响小孩身心发展,建议家校两方多加留意其心理健康,亦希望政府完善相关津贴的补助条件,令更多家庭受惠。 

释放全职家长劳动力,在校课后托管“三赢”,社工盼完善补助条件

“诚征接放学托管姨姨”、“寻有爱心暂托妈妈”……网上社交平台不乏双职家长寻找本地托儿服务,更有保母“自荐”提供暂托,甚至过夜及寄养服务,可见社会需求急切。

去年特首李家超于《施政报告》宣布推行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

▲去年特首李家超于《施政报告》宣布推行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

为了让有需要的小学生在课后、周末及学校假期有托管及学习支援,让家长得以外出工作以改善生活,去年《施政报告》宣布推行由关爱基金拨款的“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下称“在校课托”)。计划选定6个有较多目标学童的地区,包括九龙城、油尖旺、深水埗、观塘、葵青和荃湾,由学校提供场地、非政府机构营办托管服务,预计惠及约50间小学共3000名学童。有关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放学后至下午6时,有3间小学在情况许可下延长服务至下午7时,亦涵盖周末及学校假期;若然校舍于假期未有开放,机构会安排在当区服务单位内提供服务。

去年12月,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到访其中一间参与计划的学校视察,该校共有75名学生参与在校课托,当中有10多位母亲已重投职场。小学校长兼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指,双职家长往往“公一份、婆一份”,日间要工作养家,若无亲朋帮忙又未能聘请家佣,便要辞去全职工作照顾年幼子女。他指,此举不仅削弱了社会的劳动力,基层家庭亦面对更大经济困难,故针对基层的“在校课托”对家长有很大帮助。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后排正中)到访其中一间提供「在校课托」的学校视察。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后排正中)到访其中一间提供“在校课托”的学校视察。

校长:盼计划日后可恒常化

推行近1个学期,有小学校长分享,家长反应踊跃致服务供不应求。观塘区乐善堂杨仲明学校校长萧子亮指,区内托管服务需求大,其学校本身也有外聘坊间组织营办收费的课后托管班,直至本学年获社署分配60个“在校课托”名额,便结束收费班,把合资格的学童重新分流。他直言,原有60个名额不足以涵盖校内所有合资格且有托管需要的学童,庆幸社署及后加大其学校配额至80人,现时共有71名学童受惠。他指,机构除了提供功课辅导,也会为学童安排康乐活动及茶点。

同样有参与计划的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红磡信义学校也用尽其60个配额,校长冯丽仪指,受惠家庭反应正面,因为大部分参与计划的学生于回家前已完成功课,家长减少跟子女在功课上“拉锯”,更有时间做兼职。她指,计划开展后,整体学生欠交功课的比率下跌,因应校内有较多非华裔学生,机构导师在托管时可针对性地跟进其中文家课的进度,达至学生、家长及校方“三赢”。她希望,相关计划日后可以恒常化并增加受惠人数。

学校以外,坊间有许多非政府机构也有营办小学生课余托管服务,全港更有41间参与收费减免计划的加强课余托管中心(下称“加强课托”)。截至去年9月,相关名额约为650个,鉴于每个服务名额可按实际需要供多于1位儿童使用,现时约有700人受惠。据社署网站,“加强课托”意指于周一至周五、普遍由下午3时至晚上9时提供的服务,同样涵盖周六、周日及学校假期,性质跟“在校课托”类似,只是学童身处的环境不同。

受惠者包括SEN学生家庭

据了解,加强课托配额同样“抢手”,如离岛妇联赛马会社会服务中心已批出全数“加强”配额,仍有大量家庭正在轮候。离岛妇联总干事黎秋霞指,受惠者多数为双职家庭,当中不乏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另一同在离岛区的机构指,因应不少家长在机场轮班工作,自约8年前开始提供加强服务,现时惠及约40名学童,普遍都是上学日才需要托管。

有前线社工分享,有祖父母要照顾2名分别就读幼儿园及初小的孙儿,力不从心,只好把后者带到社区中心托管,待吃完晚饭才接送回家。她指,其所属机构现时为约100名学童提供“加强课托”服务,当中有近40人在中心吃晚饭,普遍留至晚上8时才离开,更有2至3位学生因为家长跨区工作,恒常留至9时才回家。

香港小童群益会为托管学童举办不同康乐活动,包括运动会及曲奇制作班。

▲香港小童群益会为托管学童举办不同康乐活动,包括运动会及曲奇制作班。

港小童群益会为托管学童举办不同康乐活动,包括运动会及曲奇制作班。

▲港小童群益会为托管学童举办不同康乐活动,包括运动会及曲奇制作班。

香港小童群益会亦有为1间小学营办“在校课托”,辖下更有5间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加强课托”服务。其服务总监郑小颜认为,两者同样为有需要家长张开“保护网”,让家长及学童有更多弹性及选择,惟她坦言,留意到许多小学生也留待晚上才离去,或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一个人每日离家在外,于同一环境、角色及气氛中生活了10小时,有些人合适,但对于有特别需要的小朋友,可能会衍生一些我们需要留心的地方。”

尽管社署有为认可服务机构制定《服务规定说明》,详列导师与学童的比例、分班安排及人手支援等细节,有家长忧虑子女长时间在校园逗留,无法缓冲学业压力致情绪“爆煲”。郑小颜强调,服务原意并非取代父母角色,而是为有需要家庭提供支援,家长亦应尽早接回小朋友,“有质素的共聚和平衡小朋友的发展需要十分重要。”

设有益身心活动 非罚留堂

朱国强强调,学童参与在校课托服务不是补课或“罚留堂”,除了功课辅导外,机构应安排一些分组游戏、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甚或考虑设立休息时间。他亦认为,计划有需要扩展至其他地区,并增加参与学校数目,针对不同情况累积经验再作优化。

有社工强调,服务原意并非取代父母角色,而是为有需要家庭提供支持。

▲有社工强调,服务原意并非取代父母角色,而是为有需要家庭提供支持。

郑小颜补充,社署会按计划的参加率及出席率向营办团体发放经费,惟现时父母工时长或不稳定,照顾安排较多变动,影响学童出席托管服务,不少机构因而被扣减经费,增添营运压力。她提到,机构立场鼓励亲子共聚,希望港府以支援有需要家庭为大前提,使服务有更大弹性。

新诱因吸引准家长报读 扭转收生不足劣势

有校长认为,提供托管服务是其中一样吸引准家长报读的因素,有参与“在校课后托管计划”的小学在新学年收到更多新生报名,扭转过去几年收生不足的劣势。有立法会议员指,未曾听闻“推课托救校”的做法,惟客观而言,相信服务对基层家庭有吸引力。

教育局上月中公布各间学校的小一统一派位学额,除了有近250间学校因为取录俗称“世袭生”的在读学生弟妹而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超收”,亦有在过去收生情况严峻的小学,在参与“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后收到更多新生报名。该校校长指,学校所属地区老化、适龄学童越来越少,过去几年也面临缩班的威胁,及至今年有更多街坊了解其校有课余托管服务,对有需要的家庭无疑具吸引力。他指,新学年取录小一新生情况有改善,在“自行”阶段取录的人数较去年多逾10人,整体情况与同区学校相若,亦确保来年最少能够开两班小一。

朱国强向个别参与计划的学校了解后,普遍未见收生有明显变化,也未曾听闻刻意宣传托管服务的做法。他客观指,弱势学校如有在校托管服务的配套,的确对基层家长有一定吸引力。教育局回覆指,至今没有接获相关报告,局方相信家长为子女作就学安排时,会考虑学校过往的表现及其他多项因素。

坊间有不少非政府组织营办至晚上9时的「加强课托」服务。

▲坊间有不少非政府组织营办至晚上9时的“加强课托”服务。

留校学童晚膳处理方法各不同

据了解,不少营办“在校托管”服务的机构也会为留校学童提供晚膳,处理方法各有不同。

有前线社工分享,大部分机构在设计托管服务时,都会设有“茶点时间”,为学童提供健康小吃充飢,有些则会跟学校午膳饭盒供应商协调,因应留校人数多订餐盒,留至傍晚翻热供餐。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郑小颜指,跟校方沟通后,除了允许留校学童自备食物,部分家长亦同意让机构导师代为出外购买健康晚餐。

社署回覆指,政府早前已为“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的认可服务机构制定《服务规定说明》,当中列明服务时间超过4小时,家长可自行为学童预备食物,或由认可服务机构代为学童安排膳食,而有关膳食费用须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支付。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