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华文化节即将举办,是康文署辖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传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以此为主题的活动,过往在港也有零散出现,但如此大规模并将每年持续举办的,则属本港创举。其所牵涉的范畴可以极其广泛,政府若能做好配套、有效统筹,可乘势向外推广香港独有的文化,擦亮香港的招牌,更极有机会化为庞大商机。
首届中华文化节将于6月至9月举行,以上海为焦点城市,举办过百场活动,节目包括“中国戏曲节”精选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肯定的本地优秀作品、各式音乐、舞蹈、电影、展览、讲座、艺人谈、大师班等,并会邀请内地不同省市优秀艺团来港演出,预计10万人次受惠。
当局计划以“中华文化节”为平台,每年设定一个焦点城市,聚焦展示当地独有的文化魅力,促进两地交流,同时提高港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说好香港故事之余,也可向国际推广国家文化。
这样的活动规模和多样性,蕴藏着巨大商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望带动人流。除了旅游业受惠,也会带动旅馆、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为本港的经济增添动力。
旅客除了观赏表演和参观展览外,还可能对体验式活动感兴趣。港府可将文化节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路线,提供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茶艺等,让游客体验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效益。销售方面,商家可透过开发特色纪念品,如传统工艺品、文化主题商品等,并开设节庆市集促销,增加收入。
中华文化节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艺术家、音乐家、舞者、导演和讲者等展示他们的才华。这将为文化和艺术产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包括演出和展览的场地租赁、艺术品销售、音乐和电影的版权交易等。同时企业亦可透过赞助各类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当文化节变成香港以至国际盛事,更有助吸引更多投资和合作,推动文化金融投资,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信托基金等,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要令中华文化节取得成功,创造更多机遇,政府必须提供足够支持并制订长远发展规划。一方面,政府可通过资助计划、场地支持等方式,或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吸引私人资本投资文化艺术盛事,吸引更多优秀的表演者和演艺团体参加。
另一方面,政府更要发动社会力量为港献力,确保包括文化节在内的盛事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联动包括航空、酒店、餐饮、旅行等与消费相关的各行各业的力量,向旅客提供特别优惠,可大幅增加旅客留港诱因,吸引他们过夜消费,藉 盛事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盛事经济是香港保持国际化、活跃市场气氛、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办好盛事的同时,政府更应在国外和内地深层次、全方位地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并利用好媒体平台向全世界释放讯息。《星岛》去年也全新升级文化艺术板块ArtCan,重点报道本港艺文界焦点热话等,包罗戏剧、音乐、舞蹈及视觉艺术等资讯,为推动本地艺文创意发展出一分力。
政府的积极支持将有助于增加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并为文化事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创造力,提高盛事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为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期待每年举办的中华文化节,不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打造成香港的文化品牌,促进香港发展为国际艺术文化大都会。
蔡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