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登月舱成功着陆内蒙古,获得月球背面砂石样本

2024-06-26 09:54

嫦娥六号登月舱在周二返回地球,成功完成了“从月球背面采集首批样本”的历史性任务,这是中国大陆野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再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工作人员检查舱体完整性

▲嫦娥六号登月舱成功着陆内蒙古 ,工作人员检查舱体完整性。 新华网

CNN报道,中央电视台特别直播嫦娥六号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影片捕捉到钟型的返回舱以降落伞降落的情况,最终落入草原上,任务控制室爆发出阵阵掌声。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搜索小组在几分钟后,就就找到了已烧成黄铜色的返回舱,随即在旁立起旗帜以兹纪念。随后一名工作人员正对舱体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并无问题。

在任务成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立即发表贺电,称赞这项任务是“建立太空和科技强国的里程碑式成就”。

北京计划在2030年将太空人送上月球,并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研究基地——据信该地区可能留有最老的水冰,因永远不会被太阳照射而保存至今。寻找月球上的水,一直是各航太国家的重点,美国也希望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

嫦娥六号的返回舱携带了多达2公斤的月球尘埃和岩石,这些珍贵的样本先由中国的研究人员进行分析,之后会分享给国际科学家一起研究。

专家表示,样本分析结果可以帮助科学家回顾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演化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未来利用月球资源,进一步探索月球的目标。

这些样本是使用嫦娥6号的钻头和机械臂,从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内采集的,该盆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最大落差16.1公里,相当庞大。是大约在40 亿年前,一场发生在月球背面的巨大撞击所形成,地球上永远看不到它,阳光也无法照射。

月球被地球的引力给“潮汐锁定”,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一致,因此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常俗称为“月球正面”)。月球背面难以窥见,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科学家的幻想家所着迷的地方,曾经有许多想像。

1959年,苏联月球 3号太空船首次绕行到月球背面,拍摄到第一张的月球背面照片,创下探测纪录。不过苏联的月背照片解析度非常差,只能看到部分地区的亮面与暗面。

直到美国在1966至1967年间的“月球轨道计划”,5艘探测器仔细的调查月球,才清楚的看到月球背面的坑洞更多、更岐岖的地貌。

月球背面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月海(由冷却熔岩形成的大而暗的平原),只有几处巨大的撞击坑,出现类似正面月海的暗色。

在1960~1970年代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都是降落在月球正面,因此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有月球背面的岩石样本。直到前几年中国嫦娥四号任务,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月球背面完成软着陆的国家。大约五年后的现在,包括中国大陆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希望获得月球背面的样本。

来源:中时新闻网

相关新闻: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即将展开“回家之旅”

嫦娥六号 | 如何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四步骤大揭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