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丨古时同为广府人,如今穗澳更相融

2024-07-17 10:38

珠三角地区有句俗语:“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穗港澳三地同属岭南之地,文化同根同源,有着许多共同的记忆。其中,广州与澳门,都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在历史上澳门还一度成为广州最大的外港。

从19世纪开始,孙中山、容闳、高剑父、冼星海、红线女等一大批名人活跃于穗澳两地,在教育、医学、艺术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何贤、马万祺等已经扎根澳门的广州人,心系桑梓,慷慨捐建学校、医院、桥梁,促进家乡腾飞。今天,两地上演更为紧密融合的双城记。穗澳两地情,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

地缘相近 珠水相连

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汤显祖

摊开珠江三角洲的地图,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顶点,澳门位于南端。古时,从广州到澳门的水路有两条:一条为珠江内河水道,经顺德、香山(今中山、珠海)前往澳门;一条经由珠江口、狮子洋、伶仃洋一线前往澳门。这两条水道将广州和澳门连成一体,通江达海。

一南一北珠水连 秦时就同属一地

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如今的珠三角一带是以广州为顶点的漏斗状大海湾,俗称广州溺谷湾。基底露出水面的部分,成为小岛和山丘。今日之澳门,在当时也只是孤悬于海上的小岛。珠江携带的泥沙不断在珠江入海口处堆积,日积月累,在陆地与小岛间形成一道沙堤,小岛遂与珠三角陆地相连,成了半岛。据《澳门“莲”系地名考》记载,澳门莲花山突起状如莲花盛开,而这道沙堤使得莲花山和陆地相连,恰似这朵巨型莲花的花梗,故被称作“莲花茎”。古时的莲花茎,是一条狭长的石壆,“径十里,广五六丈”。屈大均曾在《澳门其三》中说:“路自香山下,莲茎一道长。”明清时期,官府在这里设置关闸。沧海桑田,古时的莲花茎今天已成了关闸马路。

▲清代画作里的广州城市景观,但见江上船来船往,十分繁华。

历史上,穗澳两城曾同属一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并设立桂林、南海、象等三郡。其中,南海郡下辖番禺、博罗、四会、龙川四县,今天的广州与澳门都在古番禺境内。此后,随着历代政府在岭南行政设置上的变化,澳门的隶属也多次改变。宋代绍兴年间,朝廷将南海、番禺、新会和东莞四县各划出一部分,建立香山县。今中山、珠海、澳门均属香山县,归属广州府,直至近代。

珠三角水网密布,正是由于水陆相连的便利,澳门和珠三角其他地方的居民自古交往密切。明代有“粤民侨寓澳门,人数众多……南、番、香、顺等县,商民往来省澳者,何止数万?往往两地置产,两地行商”的记载。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外商澳门“住冬”堪称“大迁徙”

澳门古称濠镜。清初大儒屈大均说,“澳”是舶口的通称,濠镜澳南北有两山对峙,形如澳之门,所以又有澳门之称。

澳门三面临海,航行便利,是古时对外贸易的天然门户。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广州市舶司迁到澳门,澳门正式开埠,对外贸易更加繁荣。大量丝绸、茶叶等中国货从全国汇聚广州,再经澳门转销世界各地。

澳门也从一个渔村,渐渐变成世界瞩目的繁盛商港。明万历年间,江浙文人叶权在游览广州后大发感慨:“商贾聚集,兼有夷市,货物堆积,行人肩相击。”在游澳门后,他又写道:“数千夷团聚一澳,雄然巨镇。”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从广州行船到澳门,目睹了此地盛景后赋诗一首:“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诗句描述了他在澳门街头看到的人们穿着华丽、佩戴珠玉,连江河大海都染上了珠光宝气,可见澳门之繁华。

▲位于澳门的利玛窦雕像。

清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穗澳两地商贸往来更为紧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置粤海关,取代过去的市舶司,又设澳门关部行台(总口),作为粤海关的征税总口之一,下辖大码头、南湾、关闸和娘妈阁四个小口。当时,外国商船不能直接开到广州贸易,来广州前,得先到澳门办理通行证,雇佣引水员引导进入广州。据清人梁廷枏著《粤海关志》记载,外国商船前往广州贸易,“至夷船到口,即先报澳门同知,给予印照,注明船户姓名,守口员弁验照放行”。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澳门总口每年征银29600两,为粤海关辖下众口之冠。难怪屈大均说:“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清代粤海关文件。

1759年,根据两广总督李侍尧的进呈,乾隆皇帝下达手谕,外国商人在非贸易季(10月到次年3月)必须离开广州,或返国,或迁居澳门。自此,活跃在广州的外国商人,夏季在十三行贸易,冬季到澳门居住(称为“住冬”)。

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商到澳门“住冬”,只能走珠江内河水道。人们用“上省”指代从澳门前往广州,用“下澳”指代从广州前往澳门,来往广州和澳门之间便被称为“上省下澳”。如此称呼,或许是因为从澳门前往广州要逆流而上,从广州前往澳门则是顺流而下。

外商“住冬”要半年之久,所带之物,除了衣服、食物、餐具等生活用品外,还有重要的账簿和文件,带不走的白银则委托信誉度高的行商代为保管。照顾他们生活的仆役、厨师等也随船前往。如果加上水手,“住冬”船队常有15至20艘船。有时候,还有一艘专门搭载乳牛的船只,每天为外商提供鲜奶。美国商人亨特多次亲历澳门“住冬”。他说,“住冬”就像是一次兴师动众的大迁徙。每年外商“住冬”前夕,广州十三行夷馆外的江面上就会聚集很多快艇。仆役和工人把一箱箱行李搬运上船,在收到粤海关发出的批准文书后,就鸣笛“下澳门”。当再次看到漂洋过海而来的商船停靠在澳门附近时,外商们就意识到新的贸易季来临了,于是又纷纷以同样的方式“上省城”,回到广州十三行。外商在澳门“住冬”,一直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广州“一口通商”终结,成了两地一段特殊的商贸记忆。

人缘相亲 文化同源

舶口三巴外,潮门十字中。鱼飞阴火乱,虹断瘴云通。洋货东西至,帆乘万里风。——屈大均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导演马里奥·戈东尼来到中国,拍摄电视剧《马可·波罗》。马里奥·戈东尼惊奇地发现,400多年前,一位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人,在意大利鲜为人知,在中国却几乎家喻户晓,他为中国带来西方科技、几何、地图等新鲜事物。利玛窦的中国之行就始于澳门,并在广州留下足迹。相传,第一张世界地图、第一架钢琴都是利玛窦从澳门带入的。19世纪,外国人马礼逊在广州编撰《华英字典》,又在澳门当翻译长达25年。这一时期,外国传教士还在广州创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培道女学校(今广州七中前身)等新式学堂。20世纪初,格致书院迁至澳门,后又迁回广州今中山大学康乐村校址。培道女学校迁至澳门卢家花园,1946年才迁回广州。培道女学校返穗复校时,部分师生留在澳门,成立了澳门培道中学,这所学校延续至今。

与经贸往来相比,利玛窦、马礼逊等人带来的文化交流,影响更为深远。在穗澳大地孕育出容闳、孙中山、高剑父、冼星海、红线女等一大批活跃两地、睁眼看世界的风云人物和艺术大家,共创岭南文化辉煌,共续穗澳两地情。

▲清代画作里的澳门景色。

容闳澳门开眼界 留美幼童广州集训

有“中国留学生之父”之称的容闳,于道光八年(1828年)出生于广州府香山县。7岁时,他便跟随父亲来到澳门,就读于马礼逊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接受了中西方两种文化滋养后,容闳眼界大开,对世界有特别的向往。校长布朗回国时,准备带上几名中国学生,容闳积极响应。

1847年1月,容闳、黄宽、黄胜三位广府少年跟着布朗从广州黄埔港出发,去往海外,成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国外,容闳接触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发奋图强。1854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时留下赠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也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写照。毕业后,容闳毅然回国。央视纪录片《容闳》里有这么一幕:当航船靠近中国香港时,中国引水员上船领航,船长请容闳与中国同乡沟通,容闳突然发现自己竟开不了口,连沙滩、暗礁等词语都不会用中文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回家见过母亲后,容闳立即来到广州,恶补了半年的汉语。

▲清代画作里的澳门南湾外港洋面,江上亦见帆影簇簇。

懂英语,又有国外生活经历,容闳被“猎头”盯上了,有人甚至开出300两白银的月薪。当时朝廷一品大员的年俸银也只有180两。但容闳都婉言谢绝了。从在澳门接触西方教育开始,容闳就立志“教育救国”。回国后,他利用参与洋务运动的机会,多次向曾国藩、李鸿章、丁汝昌等倡议“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1871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向同治帝上书,计划从各省选出120名幼童出国留学。当年9月,这份计划获得清廷批准。

当时,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投身仕途,仍然是人们眼里的第一等出路,出洋留学被认为是个苦差事,很多人根本不愿送自家孩子出国。招生之初,报名者寥寥无几,容闳只好将招生重点放在广东。这些地方的家庭思想相对开放,对西方文化更加包容,家国情怀浓厚。最后,他招了30名幼童,其中广东籍的学生占了24名。幼童出国留学需要家长签字,广州幼童詹天佑的父亲就在保证书上写道:詹天佑被政府送到外国学习先进技术,他学好了,就一定听从中国的差遣,不会留在外国另谋生路。生老病死,各安天命。

▲位于二沙岛的容闳雕像。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了“留美幼童英语先修班”(今广东实验中学前身),官选幼童在这里完成短期的英语集训后,就出国深造。1872年,第一批幼童出国。

澳门是容闳学业的起点,而他促成的中国早期公派留学生则从广州等地起航。大部分留美幼童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先驱:詹天佑成为“中国铁路之父”,蔡绍基成为天津北洋大学堂总办,钟文耀先后在马德里和马尼拉等地任外交官,后进入铁路界,担任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的总办……正如历史学家李喜所所说,容闳开创了中国官派留学的先河,推进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进程。

孙中山穗澳悬壶济世 成中西医结合奠基人

20世纪初,在去往日本的船上,容闳遇到了同乡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孙中山赞容闳“声望素著,富新思想”,容闳则称孙中山“宽广诚明,有大志”。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曾是闻名穗澳的大名医,被誉为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后来才转向“医国”大业。澳门理工大学教授林发钦说:“澳门是孙中山走向世界的门户。”孙中山自己也曾说:“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

孙中山年轻时入读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华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当时,博济医院禁止男生到产房实习,孙中山对嘉约翰院长说:“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产科病症也要诊治,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嘉约翰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中国有了第一批妇产科男医生。

▲孙中山年轻时曾入读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华学堂。

1887年,孙中山从广州考入香港西医书院。学医期间,他经常往返香港及家乡。有一次,他途经澳门时,应镜湖医院总理事邀请,为一绅商久病不愈的家属诊病,药到病除,镜湖医院对孙中山的才华大加赞赏。孙中山毕业时,被镜湖医院“破格”聘用为义务医师,成了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这也是镜湖医院设置西医的开端。之所以说“破格”,是因为镜湖医院是当时澳门最大的华人慈善医院,只采用中医治疗。

虽然学的是西医,但孙中山推崇中西医结合。刚到澳门时,他就向镜湖医院借款2000银圆,自办“中西药局”。他每日在镜湖医院义诊两小时,不收酬劳诊金,还向患者赠医施药。澳门人称其为“神乎其技”“大国手”,不仅华人前来求诊,就连外国人也来找孙中山治病。当时坊间盛传:“孙君妙手能回春,中西合璧已通神。”有一次,孙中山用西医手术帮病人取出一个结石,足足有一个鸡蛋那么大,大家看到后非常惊讶,连他的老师康德黎都称赞说:“诊断明确,手术熟练而又敏捷。”

1893年春,孙中山将澳门中西药局“搬”到了广州西关冼基路,冠名“东西药局”,并邀请名医尹文楷担任助理诊务。孙、尹二人搭档,一时被誉为“杏林双帜”。冼基路地处十三行附近,这条约三百米长的巷子曾聚集了20多家医馆,是名副其实的“中医街”。孙中山到冼基路后,给自己定下两条规定:上午10点到12点为赠医时间;出诊期间,不论难症急症,诊金随意。曾有一个牙患病人,各处投医无效,来找孙中山。孙中山手到病除,还不收诊金。这个患者为报答恩情,便在广州的报纸上刊登鸣谢启事,一时传为佳话。如今,西关冼基路成了社区,社区内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字样特别显眼。

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期间,孙中山目睹底层民众的疾苦以及晚清政府的无能,深感“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决心改“医人”为“医国”。1894年,孙中山走出广州冼基路,踏上了“医国”之路。

高剑父红线女穗澳闻名 成就双城艺术传奇

踏上“医国”之旅的孙中山,常年在广州、澳门及海外活动。有一次,孙中山在日本遇到了曾在澳门学画的广州人高剑父。辛亥革命后,高剑父与高奇峰、陈树人一起,折衷中西,用笔墨描绘现实,使岭南画派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三大流派之一。

高剑父的“双城记”颇有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广州,14岁时跟居廉学中国画。当时,居廉门下有一个学生,名叫伍德彝,比高剑父年长十五岁。伍家为十三行富商之后,家中藏品丰富。高剑父向伍德彝行师徒之礼,得以有机会住进伍家万松园,几乎阅尽伍家藏品。其间,他还结识了伍家在澳门经商的伍汉翘。正是在伍汉翘的资助下,高剑父来到澳门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读书,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西洋画,并萌发了改革中国传统画的想法。他曾尝试把汽车、飞机等新鲜事物纳入绘画,一度被守旧派视为“大逆不道”。然而,新的画风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学习的人越来越多。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剑父买下位于今广州象岗山的一栋大宅,聚徒讲学,取名“春睡画院”,寓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春睡画院堪称岭南画派的摇篮,在全盛时期聚集了120多人,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等一批名家都在其中。

▲春睡画院。

高剑父学中国画在广州起步,学西洋画则发端于澳门,其开创的岭南画派,又兴盛于穗澳两地。抗战时期,岭南艺人纷纷到澳门避难,高剑父也把春睡画院搬到了澳门。当时的澳门画坛,有从广州来的关山月、方人定,有旅居澳门的张谷雏、陈公廉,还有往返于穗港澳之间的黎葛民、罗落花等名家。他们秉承艺术救国的理念,创作了《三山半落青天外》《黄雀在后》等大量作品,抒发救国救民之心志。

这种来自穗澳两地的呐喊,因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响彻全国。冼星海祖籍广州,出生于澳门。抗战期间,他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大量救亡歌曲,激发中国人的斗志。为纪念这位“穗澳之子”,澳门建了冼星海纪念馆、冼星海大马路,广州建了星海音乐厅、星海音乐学院。

▲阳光下的星海音乐厅与冼星海雕像。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与高剑父、冼星海一样,用艺术将穗澳两地紧密相连的还有粤剧名伶红线女。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有粤剧的地方就能听到红线女的声音。其实,这一切都肇始于80多年前红线女在澳门的第一次登台演出。红线女出生于广州西关,家境殷实。抗战时期,红线女一家迁到澳门,日子过得艰难。为了贴补家用,父母只好让她拜师学艺。1939年春节,红线女以“小燕红”的艺名首次在澳门清平戏院登台,出演粤剧《六国大封相》中的提灯宫女,粤剧生涯就此开启。入行70多年,红线女所创立的红腔和红派表演艺术代表粤剧当代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如今,斯人虽已逝,但广州和澳门的文化艺术界人士依然怀念这位大师。

穗澳融合 共创荣光

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马蛟石上看潮立,十万军声战水犀。——丘逢甲

与红线女等同时期从广州前往澳门的,还有何贤、马万祺等人。后者最终扎根澳门,成为当地叱咤风云的政商名流。

何贤、马万祺等一大批爱国爱家的澳门名人纷纷为穗澳两地的发展奔走四方。今天的洛溪大桥、番禺宾馆等都诉说着他们心系桑梓的情怀。

慷慨捐资修路建桥乐善好施

何贤马万祺心系家乡留美名

何贤的故乡在广州番禺石楼镇。他早年当过学徒、掌柜,走南闯北,抗战时期移居澳门,为当地民众解决了诸多生活难题,澳门人开辟了一条“何贤绅士大马路”来纪念他。马万祺出生于广州荔湾南岸村,后扎根澳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泛好评和尊重。

20世纪50年代,广州粮食等物资紧缺。何贤和马万祺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大量的粮食、五金、汽油等物资,想办法运回广州等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等问题。他们经常趁参加广交会的机会,了解乡亲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们出钱出力,将化肥、拖拉机、发电机、农药等赠送给乡亲。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广州番禺虽地处珠三角的几何中心,但交通不便,发展较为缓慢。有一次,何贤与霍英东(著名港商,祖籍广州番禺)参加完广交会后,到番禺寻根问祖。17公里的路程,要经过洛溪、大石等渡口,足足花了4个小时。两人在洛溪渡口吃豆腐花等待渡船过江时,看着眼前排队的长龙,感慨万分:如果没有一座桥,跨越珠江,连通两岸,家乡很难发展。两人一拍即合,又拉上兄长何添,捐资筹款,与当地政府一道建大桥。

▲洛溪大桥。

1984年10月,在沥滘水道和丫髻沙岛之间,横跨珠江的洛溪大桥破土动工,4年后完成合龙。桥梁总长1.91千米,北接海珠岛,南接洛溪岛,钻石形的主塔优雅美观,从下至上的曲线变化给人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感受。大桥通车的那一天,人行道上挤满了群众。通车典礼结束后,很多人跟在长长的车队后面,从大桥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感慨万千。

在何贤、马万祺的带动下,生活在境外的广府人纷纷出钱出力。仅在番禺一地,此后十年间受捐建的学校、桥梁超过70所(座),还有数不清的宾馆、医院等。何贤之孙何敬麟曾表示,在他记忆中,祖父总说:“如果没有国家,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我们只是比别人幸运。在有一些资源的时候,回馈祖国、回馈家乡是理所当然的。”

双城紧密交融心心相连

青年人乘风破浪正当时

洛溪大桥通车30年后,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犹如一个美丽的蝴蝶结,将香港、澳门与珠三角连为一体。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天堑变通途,穗澳两地勠力同心、相助相亲、优势互补,联系更为紧密。澳门随处可见广州人,他们旅游购物、工作学习……广州随处可见澳门人,他们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徐嘉莉是众多在广州追梦的澳门青年代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嘉莉正要从广州飞往国外,参加业务交流。说起在广州的生活,徐嘉莉有很多感慨。早在1995年,徐嘉莉的父母到广州创业,留下年仅13岁的她独自在澳门生活。从澳门大学毕业后,徐嘉莉先后赴法国和英国深造。2006年10月,她第一次来到广州,从此与广州结缘。在广州,她收获了令人羡慕的爱情、家庭和事业。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又于2012年至2015年间在广州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举行博士毕业典礼的时候,我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等于是两代人一起毕业。”此后,徐嘉莉在广州创办和谐心理咨询公司,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

▲在广州举办的澳门青年文化节给人们带去别样的文化体验。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从第一次来广州至今,徐嘉莉经常往返穗澳两地,上演新双城记的故事。在她心中,粤港澳大湾区充满了活力与希望。“我亲眼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我们这些在广州工作、生活的港澳人士也得到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

近年来,广州已成为港澳青年的追梦地。天河区港澳居民服务中心主任林惠斌表示,港澳青年对广州有很大的热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时候,广州只有几个港澳双创基地,但现在已经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未来肯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创项目落地。”林惠斌说,这几年,不仅年轻人热衷来广州学习、创业,其他年龄段的港澳人士也喜欢来这里旅游、生活。林惠斌如今的工作不只聚焦年轻人,还覆盖了儿童、老人、旅行者等。“工作会更复杂、更细致。但我们相信,未来服务的对象会越来越多,成就会越来越大。”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