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2024-07-25 11:06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特有的选拔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很多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之路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也能让家族命运得以改变。不过在古代,为何高中探花后,反而考生会比中状元更激动呢?其实和一个不成文规定有关。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选拔制度,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提出,但它是随机性的,且是由官吏推举的人才,以至于平民进入官场的机会受阻。但到了武则天时期,真正打破了关陇门阀集团的约束,寒门子弟这才纷纷进入朝廷之上。

探花就是进士第三名,不过它在最初时,指的是一种职务。在选拔进士后,朝廷会举办庆典,以恭贺这些人进入仕途之路,其中最喜庆的就是在杏花园内举办探花宴。进士前三名,将可以在宴会中亮相,还会从进士中选择气度不凡的两人担任“探花使”。

这些人会在名苑内观赏,采摘出最鲜艳的鲜花,同时还要吟诗作对,从而迎接状元的到来。“探花郎”并非指的是进士第三名,很多人可能只是第四名、第五名。

不过到了宋朝时,探花就成为了第三名的代称。宋徽宗时期,黄彦正一家兄弟六个人,其中有3人一同考入探花。

不过为何中了探花后,反而更激动呢?

其实古代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看才华,还要看颜值如何,那些达官贵族选择女婿,会看一个人是否帅气,能成为“探花使”的多半是年轻帅气的人,他们会成为名门望族拉拢的对象,一旦被哪个大家族相中当了女婿,那在今后的仕途之路上更为顺利。

那些状元,他们多半会被皇帝安排当驸马,看似地位更高,但却没有自由,尤其是唐代,公主们各个都想学习武则天,驸马被戴绿帽子很常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