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国大选不足两个月时间,国会结束夏季休会,众议院密集讨论和通过多项旨在对抗中国的法案,媒体形容是“中国周”,法案涉及中国无人机、生物技术、电动车等多个领域。美中贸易战再升级,博弈交锋趋向白热化,但中国高科技业受打压的同时,同样不利于美国相关行业及消费者。
近年美国国会抗中气氛渐高,华盛顿将北京视为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又逢大选期,两党都抢打中国牌抬升选情。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在谈到 “中国周”时,表示将法案全部合併到一周内,希望众议员集中注意力积极应对中国构成的威胁。众议院除了通过《台湾冲突吓阻法案》、《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等政治意味浓厚的法案外,还通过多项针对中国企业的法案,包括禁止大疆公司向美国出口和销售新款无人机、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向宁德时代等6间中国企业购买电动车锂电池,以及通过《生物安全法案》限制美国联邦机构与中国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华大基因集团、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在内的5间生物科技公司签订合约等等。
美国近年针对中国高科技业的限制多多,从早期对华为的限制令,到国会通过法案强制出售TikTok,再到现时通过立法,打击中国无人机、电动车和生物科技公司……在在都彰显美中贸易战升级,科技战白热化。只是针对中企的行为,恐怕同样会令美企及消费者受伤。以今次被锁定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_药明和华大两大集团为例:药明康德素有“医药界华为”美誉,提供创新药物研发、临床测试和生产一条龙服务,提高研发效率,又降低开发成本,是全球排名第11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龙头;华大集团2016年开始研发国产测序仪,短短六年间也崛起,开始抢占全球检测市场份额。众院是次通过的法案势必会重伤两大中企的营业,但另一方面,美国有79%生物制药公司与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有合作协议,在研发和生产创新药上非常倚赖中方,法案一旦成为法例,美药企短时间难物色新外包商,可能出现药物荒,也增加未来开发新药成本和拖慢新药研发时间,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美国民众要买贵价药。事实上,早在今年初,《生物安全法案》提出时,美国制药行业已经表达不安,该行业已经面临广泛的药品短缺问题,处于20年来的最严重程度,法案一旦落实,将是雪上加霜的局面。
外界分析认为,美国国会在作出对华强硬的姿态与总统大选有极大关系。面对中国电动车价廉物美的挑战,美国汽车业难以竞争,美国较早前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现在又提出法案取消对进口中国电动车宽减7500美元税务,以及禁买中国企业电池,明显是要保护美国汽车业,以便争取锈带车厂工人支持。对药企出手,也是忧心中国生物科技企迟早超越美药企,抢夺美企饭碗。值得注意的是,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将送参议院审议,参议院通过后,还需要总统签署才会生效,未来走向仍存不定因素。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