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戏院曾获《时代》票选不容错过亚洲体验,由戏院蜕变粤剧殿堂两逃结业厄运

2024-11-17 11:46

【新光戏院/任剑辉/李居明/结业】新光戏院屹立于北角逾50年,上映过无数电影及粤剧戏宝,早已成北角地标,将于2025年3月3日正式落幕。这类旧式拥有逾千座位的戏院,已卖少见少,难得新光戏院大致仍然保留七十年代建筑,售票柜台、怀旧的天花,以及在香港已硕果仅存的出票磅重机等,但随着明年熄灯,这些一切都将成为港人集体回忆。

新光戏院|60年代创立70年代开业 首次播片竟与文革有关?

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网图

▲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网图

走上北角街头,远远已看到它大大的红色霓虹灯标识,映入眼帘的是大如一层楼高色彩斑斓的宣传海报。新光戏院曾风光一时,更扬威海外,其建于1965年,于1972年正式开业,前身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厂。当时业主原本是兴建住宅大厦,后来才改为戏院,大型旋转舞台和化妆间、新型的放映机、音响和灯光设备,可以容纳1,709人。最初以放映电影为主,而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

新光戏院|成粤剧殿堂 林家声一连38场告别演出最哄动

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资料图片

▲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资料图片

其后来自上海的剧团进驻,渐渐新光戏院成为传统粤剧演出的集散地,而开幕后上演的第一台戏是《凤凰擎天柱》。1980年,富商霍英东出任董事长的新光娱乐有限公司经营新光戏院,80年代几乎每天都有表演,不少著名粤剧大老倌,包括任剑辉、白雪仙、红线女、林家声、陈宝珠、雏凤鸣剧团的龙剑笙及梅雪诗,都曾经在新光戏院留下足迹,演出一齣又一齣经典戏目。新光戏院赢得“香港粤剧殿堂”美誉,成为香港著名的粤剧表演场地,大戏与新光划上等号“睇大戏,去新光”。

1988年,新光戏院再转由联艺经营,期间开始租赁给粤剧团体演出大小型粤剧,亦孕育出大批新一代的粤剧传人,为香港本土艺术作出伟大贡献,孕育了阮兆辉、龙贯天、盖鸣晖等新一代老倌。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

新光戏院|获时代杂志推介!膺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第7名

2016年话剧「罗生门」于新光戏院上演。

▲2016年话剧“罗生门”于新光戏院上演。

传统粤剧一向难有难有固定上演场地,新光戏院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表演场馆,“到新光”俨然成为欣赏传统粤剧的代名词,于2009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网站投票选举中,25项“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中的第7位,正是到新光戏院欣赏传统粤剧。新光戏院所上演的粤剧,为联合国申报为最值得保留的人类文化遗产,位于“新光圈”附近的小食、食肆,更被网民称为“香港小食天堂”。

新光戏院|办学校毕业典礼 曾是国庆酒会及剧团交流场地

2013年杜丽莎(左)与林一峰(右)于新光戏院举行演唱会。

▲2013年杜丽莎(左)与林一峰(右)于新光戏院举行演唱会。

除表演粤剧外,新光戏院以低廉的场租,向香港不同的慈善机构及学校等出租场地,不少学校亦曾假座北角新光戏院举行筹款演出、庆典及毕业典礼。而97回归前,新光戏院更是举办国庆酒会的场地,不少内地剧团到香港交流演出,也会选择在新光戏院。

新光戏院|两度续约风波险结业 汪明荃、李居明伸援手

九十年代初,粤剧开始式微,新光戏院亦面对经营问题,多次因续约事件引起各方注目。2005年,业主罗守辉以租约满为由,想收回物业,重新发展为主题商场。当时艺人汪明荃代表香港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加上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介入斡旋,才得以续租4年至2009年,逃过结业命运,其后再获续租3年至2012年2月28日,惟租金增加两倍多,至近70万元。

2012年2月,新光戏院又再一次面临结业危机,直至结业前两天,才由新剧团“盛世天戏剧团”创办人李居明成功续租,并投资千万元将戏院翻新,并改名为“新光戏院大剧场”,摇身成为集粤剧、舞台剧、演唱会及播放电影等多元化节目的表演场地,冀将新光打造成“东方百老汇”。

2012年5月20日,新光戏院重新装修后,举行开幕礼,红线女专程由广州来港,“女姐”随后应邀上台表演,以一曲《荔枝颂》作贺。

新光戏院|由教会接手 明年3月3日正式告别

新光戏院于2023年11月最终以7.5亿易手予教会Island ECC,再一次出现结业的危机,到今年11月1日,李居明表示,因新业主是教会,有宗教上的冲突,新光戏院无法延续下去, 故将于2025年3月3日演出最后一场后结业,新光戏院正式落幕。

李居明主理新光戏院12年,当中也有多次演出原创粤剧,当中于2019年《粤剧特朗普》更深受网民关注,亦吸引多家西方媒体以英语报道戏剧演出情况,而2025年2月三度重演,作为其中一场告别作。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新光戏院曾获《时代》票选不容错过亚洲体验,由戏院蜕变粤剧殿堂两逃结业厄运 | 星岛环球网

新光戏院曾获《时代》票选不容错过亚洲体验,由戏院蜕变粤剧殿堂两逃结业厄运

发布时间:2024-11-17 11:46

【新光戏院/任剑辉/李居明/结业】新光戏院屹立于北角逾50年,上映过无数电影及粤剧戏宝,早已成北角地标,将于2025年3月3日正式落幕。这类旧式拥有逾千座位的戏院,已卖少见少,难得新光戏院大致仍然保留七十年代建筑,售票柜台、怀旧的天花,以及在香港已硕果仅存的出票磅重机等,但随着明年熄灯,这些一切都将成为港人集体回忆。

新光戏院|60年代创立70年代开业 首次播片竟与文革有关?

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网图

▲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网图

走上北角街头,远远已看到它大大的红色霓虹灯标识,映入眼帘的是大如一层楼高色彩斑斓的宣传海报。新光戏院曾风光一时,更扬威海外,其建于1965年,于1972年正式开业,前身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厂。当时业主原本是兴建住宅大厦,后来才改为戏院,大型旋转舞台和化妆间、新型的放映机、音响和灯光设备,可以容纳1,709人。最初以放映电影为主,而首部上映的电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

新光戏院|成粤剧殿堂 林家声一连38场告别演出最哄动

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资料图片

▲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资料图片

其后来自上海的剧团进驻,渐渐新光戏院成为传统粤剧演出的集散地,而开幕后上演的第一台戏是《凤凰擎天柱》。1980年,富商霍英东出任董事长的新光娱乐有限公司经营新光戏院,80年代几乎每天都有表演,不少著名粤剧大老倌,包括任剑辉、白雪仙、红线女、林家声、陈宝珠、雏凤鸣剧团的龙剑笙及梅雪诗,都曾经在新光戏院留下足迹,演出一齣又一齣经典戏目。新光戏院赢得“香港粤剧殿堂”美誉,成为香港著名的粤剧表演场地,大戏与新光划上等号“睇大戏,去新光”。

1988年,新光戏院再转由联艺经营,期间开始租赁给粤剧团体演出大小型粤剧,亦孕育出大批新一代的粤剧传人,为香港本土艺术作出伟大贡献,孕育了阮兆辉、龙贯天、盖鸣晖等新一代老倌。1993年林家声于新光戏院,举行一连38场告别演出,场场爆满。

新光戏院|获时代杂志推介!膺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第7名

2016年话剧「罗生门」于新光戏院上演。

▲2016年话剧“罗生门”于新光戏院上演。

传统粤剧一向难有难有固定上演场地,新光戏院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表演场馆,“到新光”俨然成为欣赏传统粤剧的代名词,于2009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网站投票选举中,25项“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中的第7位,正是到新光戏院欣赏传统粤剧。新光戏院所上演的粤剧,为联合国申报为最值得保留的人类文化遗产,位于“新光圈”附近的小食、食肆,更被网民称为“香港小食天堂”。

新光戏院|办学校毕业典礼 曾是国庆酒会及剧团交流场地

2013年杜丽莎(左)与林一峰(右)于新光戏院举行演唱会。

▲2013年杜丽莎(左)与林一峰(右)于新光戏院举行演唱会。

除表演粤剧外,新光戏院以低廉的场租,向香港不同的慈善机构及学校等出租场地,不少学校亦曾假座北角新光戏院举行筹款演出、庆典及毕业典礼。而97回归前,新光戏院更是举办国庆酒会的场地,不少内地剧团到香港交流演出,也会选择在新光戏院。

新光戏院|两度续约风波险结业 汪明荃、李居明伸援手

九十年代初,粤剧开始式微,新光戏院亦面对经营问题,多次因续约事件引起各方注目。2005年,业主罗守辉以租约满为由,想收回物业,重新发展为主题商场。当时艺人汪明荃代表香港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加上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介入斡旋,才得以续租4年至2009年,逃过结业命运,其后再获续租3年至2012年2月28日,惟租金增加两倍多,至近70万元。

2012年2月,新光戏院又再一次面临结业危机,直至结业前两天,才由新剧团“盛世天戏剧团”创办人李居明成功续租,并投资千万元将戏院翻新,并改名为“新光戏院大剧场”,摇身成为集粤剧、舞台剧、演唱会及播放电影等多元化节目的表演场地,冀将新光打造成“东方百老汇”。

2012年5月20日,新光戏院重新装修后,举行开幕礼,红线女专程由广州来港,“女姐”随后应邀上台表演,以一曲《荔枝颂》作贺。

新光戏院|由教会接手 明年3月3日正式告别

新光戏院于2023年11月最终以7.5亿易手予教会Island ECC,再一次出现结业的危机,到今年11月1日,李居明表示,因新业主是教会,有宗教上的冲突,新光戏院无法延续下去, 故将于2025年3月3日演出最后一场后结业,新光戏院正式落幕。

李居明主理新光戏院12年,当中也有多次演出原创粤剧,当中于2019年《粤剧特朗普》更深受网民关注,亦吸引多家西方媒体以英语报道戏剧演出情况,而2025年2月三度重演,作为其中一场告别作。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