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自知”更管得住人

2024-12-04 14:04

在中国历代开国帝王里,汉高祖刘邦显然是个常被“看低”的人物。刘邦这位“领导者”,无论正史野史,说起毛病甚至丑事儿,桩桩都能总结出一筐。可这么个“有毛病”的领导者,凭甚么这么好命?

这事儿,拥有“汉初三杰”“兵仙”等一堆荣耀称号的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就有过精辟论断:“陛下(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别看刘邦打仗不咋地,可他就会“管会打仗的人”。管他“战神”“兵仙”“智囊”“名相”,照样都管的服服帖帖。

那么,如此高难度,刘邦又是怎样做到的?比起各类“鸡汤文”里,刘邦被总结了千百遍的“精明手段”,其实刘邦第一个厉害之处,就是简单两个字:自知。确切说,就是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兵法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好些谋略斗法,都为了“知彼”,其实对于领导者们来说,“知己”才比“知彼”更难。比如某个至今常惹来同情泪的“亡国英主”,刚登基时就牛得不行。大臣捧他“像汉文帝”,结果惹得他不高兴,又吹他“像唐太宗”,他又大怒说羞与唐太宗为伍。眼眶子高到如此地步,做事当然瞎指挥,几次一把好牌的关键战局,他瞎指挥到打稀烂,最后葬送江山,来了个悲戚戚的“君王死社稷”。

而刘邦却不同,哪怕韩信当著他的面说“你就能带十万兵”,他一万个不高兴,却也捏著鼻子认了。汉朝立国后的庆功宴上,他更说出了那段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等于是当著整个团队的面,承认自己“哪里不行”。

这份“自知”,可不只是谦虚,更不是为了“给面儿”。正是因为“自知”,所以对于优质人才,他也敢于放手——楚汉战争的战场上,他敢对身在关中后方“一肩挑”的萧何放手,所以关中雄厚的粮食,才会源源不断运来,一次次给被揍得遍体鳞伤的刘邦放手。更敢对手握重兵的韩信放手,给韩信充分放权,让他得以完成战略大迂迴,一口气奠定胜局……

如此“放手”,史料上多是简简单单几句话,看似十分轻鬆,稍微设身处地就知道,每一次都是对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甚至看楚汉战局就知道,为了韩信能“撒欢打”,刘邦好几次其实是把自己置于险境。为何如此放心?也因为他早明白这其中道理:打仗韩信行,我不行,管好他就行!

如果说对“汉初三杰”的“放手”,还不算让人意外,那么对陈平的“放手”,就更彰显刘邦的魄力:当年投奔刘邦的陈平,还只是个“有前科”的小人物,日常惹的非议更不少。但当陈平献反间计,请求用重金在楚营里“买谣言”,离间项羽与其“亚父”范增的关係时,刘邦当场拍板,先拨给陈平四万斤黄金,而且明明白白告诉陈平,这钱你随便用,不用报销,无需查帐,只要把事儿办成。

如此豪气,与其说刘邦会看人,不如说他更懂“我不行”:项羽身边有范增在,这仗我就不行,只要能搬掉范增这“绊脚石”,四万斤黄金算甚么?能“自知”,才能算得清账,沉得住气,当然,更管得住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