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估值贵,一月恐现大调整,专家指风吹草动即令股价大跌

2025-01-05 08:45

2024年,环球股市表现出色,美股固然升势强劲,之前连跌四年的港股,也迎来反弹,有近20%升幅,相当可观。买比特币甚至黄金的,也有相当不错的回报。唯一输钱的,只有买美债的人。

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环球股市大调整机会不低

不过2025年,投资者就要更加小心。笔者认为,环球股市大幅调整的机会不低,特别是美股。所谓大幅调整,当然是跌两成以上。不过当然这不代表投资者应该沽货离场。

为何美股可能有机会大调整?很简单,因为估值贵。什么叫估值,是相当高深的学问。认为估值不重要的人,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理由。例如说价格只是主观,只是供求定律,有人买便会升——问题就是到估值太贵,就没有人买呀!

有人认为美股贵,说了很多年,美股还不是照升?不错如此。但童话故事中,狼最后还是来了。去年不跌,2023年不跌,不等于今年就不会跌。

股票的“合理价值”很难掌握,但不等于全无标准。有人以为贵的可以更贵,很多时的确如此,但还是有个谱。例如你认为英伟达(Nvidia)天下无敌,现在每股140元仍很抵,那200元一股呢?你买不买?可能仍是很抵,但1000元呢?可能你还是觉得值,但10000元呢?10万呢?总会有个价。再好的股票,也总会有个价变得不抵买。

2022年加息“预期”致大跌

事实上,过去5年大家都见过至少两次美股下跌20%。2020年一次,固然是因为世纪疫情,大家较易理解;但2022年一次呢?才3年前的事情,很多人已经忘记得一乾二淨。

2022年,不少科技股包括Nvidia、Netflix,甚至Meta,从高位跌了七八成,但这是为什么?有人以为是因为联储局加息。不过,这些股票早在2022年联储局第一次加息前,已经大跌。

所以比较公平的说法,是当时投资者“预期”联储局可能加息,这些股票的股价就已大跌。对,就只是“预期”,甚至不用等到真的加息。

但其实,加息为何会震散科技股?好像不太合理。地产股负债高,利息直接影响利息开支,影响盈利,所以加息地产股就难有运行,很合理。但这些科技股,很多都没有什么负债,加息不会拖累盈利,那为何股价下跌?

讲到尾,加息只是一个触发点。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今年会不会是2022年翻版?不知道。但联储局在2024年减息3次后,很可能在今年下一次会议中保持利率不变,时间正是1月尾。2022年美股的跌浪,也是由1月尾开始。特别留意,1月尾也是众多科技股开始公佈业绩的时间,2022年几支大型科技股在公佈业绩后都大跌。

承受痛楚是成功投资必要部份

不过,笔者却不是叫大家要沽清股票。为何笔者认为有机会大调整,但却不建议读者沽货?很简单:笔者有可能错。这种讲法起初听落很奇怪,笔者认为会跌,但又认为自己会错。但想深一层,这才是贴近现实。若有人可以肯定股市会跌,照计就很易发达。可是大家都知道,未来就是不可知。

即使笔者认为会跌市,但如果最后不跌,阁下一早沽货,很可能就错失升浪。所以,更好的策略,应该是保持持仓。若没有股灾,就十分好。即使股灾出现,就由得它吧。当然无人喜欢输钱,但承受痛楚,却是成功投资的必要部份。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美股估值贵,一月恐现大调整,专家指风吹草动即令股价大跌 | 星岛环球网

美股估值贵,一月恐现大调整,专家指风吹草动即令股价大跌

发布时间:2025-01-05 08:45

2024年,环球股市表现出色,美股固然升势强劲,之前连跌四年的港股,也迎来反弹,有近20%升幅,相当可观。买比特币甚至黄金的,也有相当不错的回报。唯一输钱的,只有买美债的人。

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环球股市大调整机会不低

不过2025年,投资者就要更加小心。笔者认为,环球股市大幅调整的机会不低,特别是美股。所谓大幅调整,当然是跌两成以上。不过当然这不代表投资者应该沽货离场。

为何美股可能有机会大调整?很简单,因为估值贵。什么叫估值,是相当高深的学问。认为估值不重要的人,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理由。例如说价格只是主观,只是供求定律,有人买便会升——问题就是到估值太贵,就没有人买呀!

有人认为美股贵,说了很多年,美股还不是照升?不错如此。但童话故事中,狼最后还是来了。去年不跌,2023年不跌,不等于今年就不会跌。

股票的“合理价值”很难掌握,但不等于全无标准。有人以为贵的可以更贵,很多时的确如此,但还是有个谱。例如你认为英伟达(Nvidia)天下无敌,现在每股140元仍很抵,那200元一股呢?你买不买?可能仍是很抵,但1000元呢?可能你还是觉得值,但10000元呢?10万呢?总会有个价。再好的股票,也总会有个价变得不抵买。

2022年加息“预期”致大跌

事实上,过去5年大家都见过至少两次美股下跌20%。2020年一次,固然是因为世纪疫情,大家较易理解;但2022年一次呢?才3年前的事情,很多人已经忘记得一乾二淨。

2022年,不少科技股包括Nvidia、Netflix,甚至Meta,从高位跌了七八成,但这是为什么?有人以为是因为联储局加息。不过,这些股票早在2022年联储局第一次加息前,已经大跌。

所以比较公平的说法,是当时投资者“预期”联储局可能加息,这些股票的股价就已大跌。对,就只是“预期”,甚至不用等到真的加息。

但其实,加息为何会震散科技股?好像不太合理。地产股负债高,利息直接影响利息开支,影响盈利,所以加息地产股就难有运行,很合理。但这些科技股,很多都没有什么负债,加息不会拖累盈利,那为何股价下跌?

讲到尾,加息只是一个触发点。股票的估值太贵的情况下,小小风吹草动,就足以令股价大跌,就是这样简单。

今年会不会是2022年翻版?不知道。但联储局在2024年减息3次后,很可能在今年下一次会议中保持利率不变,时间正是1月尾。2022年美股的跌浪,也是由1月尾开始。特别留意,1月尾也是众多科技股开始公佈业绩的时间,2022年几支大型科技股在公佈业绩后都大跌。

承受痛楚是成功投资必要部份

不过,笔者却不是叫大家要沽清股票。为何笔者认为有机会大调整,但却不建议读者沽货?很简单:笔者有可能错。这种讲法起初听落很奇怪,笔者认为会跌,但又认为自己会错。但想深一层,这才是贴近现实。若有人可以肯定股市会跌,照计就很易发达。可是大家都知道,未来就是不可知。

即使笔者认为会跌市,但如果最后不跌,阁下一早沽货,很可能就错失升浪。所以,更好的策略,应该是保持持仓。若没有股灾,就十分好。即使股灾出现,就由得它吧。当然无人喜欢输钱,但承受痛楚,却是成功投资的必要部份。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