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发炎/抗发炎/消炎/慢性疾病】慢性发炎可导致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放任不理恐危及性命。 不少人也会从饮食入手,例如戒吃某些食物去预防。 然而,坊间有指需要戒口的食物,其实暗藏抗发炎成分,胡乱戒口反得不偿失! 吃糖竟有助消炎?
慢性发炎影响 | 全球50%人死亡 发炎引发慢性疾病
据外媒《EatingWell》报道,发炎是身体免疫系统运作的现象,有助阻止病毒或细菌进入体内。 一般当割伤手指、感冒或扭伤脚踝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引发强烈的急性发炎反应,急性发炎只会持续短时间,当免疫系统恢复正常时,炎症就会缓解。
然而,当身体出现慢性发炎时则有所不同。 有研究指,全球有50%的死亡个案,均与由慢性发炎相关的疾病导致,包括癌症、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及肾病等。
慢性发炎食物 | 解构5大饮食迷思 吃糖竟可消炎?
要预防慢性发炎,饮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不过坊间对慢性发炎的饮食注意仍有不少迷思,以下将一一拆解其中的5大迷思,相关内容已获注册营养师Maria Laura Haddad-Garcia审核。
1. 芥花籽油有毒?
谬误:
芥花籽油含Omega-6,或会引起发炎。
澄清:
芥花籽油含有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虽然属Omega-6的一种,但多项研究证实,亚油酸或有助于减少慢性发炎。
芥花籽油含Omega-3,有助抗发炎。 一汤匙芥花籽油的Omega-3含量约为1.3克,与一份85克熟三文鱼相若。
芥花籽油等种子油常见于高糖、高盐或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因此易被外界标签为影响健康的食物。
2. 加工食品会引起发炎?
谬误:
任何食品一旦经加工,均会增加发炎风险。
澄清: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任何食物在到达餐桌前,曾经人手或机器处理过,都属加工食物,包括预先清洗的生菜及饼干均属此例。 当中,只有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大量糖、钠、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的食物,才会增加发炎的风险。
不少盒装、罐装或袋装的加工食品实际富含营养,例如罐装豆富含纤维及蛋白质; 全谷物制饼干及麦皮富含纤维。
3. 避免进食茄属植物?
茄属植物例子:
番茄、茄子、甜椒及薯仔等。
谬误:
含有化合物配糖生物碱(glycoalkaloids),大量摄取可致呕吐、腹泻和胃痛。
澄清:
如果避吃茄属植物,身体反失去维他命C、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等有助抗发炎的营养素。
4. 乳制品会引致发炎?
乳制品例子:
牛奶、芝士及奶酪等。
谬误:
乳制品会引发炎症,导致胃病、鼻窦炎和痤疮等问题。
澄清:
对乳糖不耐症患者而言,乳制品的确会引起炎症,但这情况不适用于所有人。 事实上,乳制品含有维他命D、钙、抗氧化剂和益生菌等,有助抗发炎。
5. 任何糖分也会引致发炎?
澄清:
引起发炎的主要为添加糖,添加糖并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病等风险。 添加糖例子包括:砂糖、红糖、玉米糖浆、枫糖浆和蜂蜜等。
天然糖来自水果、蔬菜、乳制品中,而且天然糖含有维他命、矿物质、抗氧化剂、蛋白质和纤维等营养,有助抗发炎。 天然糖例子:果糖、葡萄糖和乳糖。
预防发炎方法 | 摄取5大营养素 避免慢性发炎
要预防身体出现慢性发炎,报道引述哥伦比亚大学运动代谢和炎症实验室教授Jonathan Little及注册营养师Amy Bragagnini指,饮食方面多摄取以下营养:
高纤全谷类
饱和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质
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和豆腐)
钙
维他命D
有益心脏健康的脂肪(如坚果、三文鱼和种子油)
运动方面,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周需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能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体能活动,不过其实任何运动量都对身体有益。 另外,确保每晚拥有约7小时的充足睡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适当地减压,上述方式均有助预防身体发炎。
慢性发炎原因 | 5大因素易诱发 恐致癌症/糖尿病
甚么是慢性发炎? 据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资料,发炎又叫“炎症反应”,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成因、特征如下:
甚么是急性发炎?
不少人也经历过“急性发炎”,例如当皮肤擦伤、身体复原时的红肿热痛,通常维持数天至数星期,在诱发原因如受伤或感染等受到控制后逐渐消退。 这类炎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对受伤、感染和组织损伤的自然反应。 目的在于吸引免疫细胞(例如白血球)到伤口或感染部位,以尽快清除病原体并修复受损组织。
甚么是慢性发炎?
“慢性发炎”是指身体经年累月处于发炎状态,肯定有害人体。 目前已确认与慢性炎症有关联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二型糖尿病、肥胖、哮喘、甚至是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
慢性发炎常见成因
未能成功治疗的急性炎症(例如急性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如果病毒一直未受控制或清除,便可能演变为慢性肝炎)
自体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长期攻击自身细胞
身体长期暴露于化学刺激物或空气污染物
严重肥胖、吸烟、酒精饮品
持续来自生理、心理或环境的压力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