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封锁芯片得不偿失

2022-08-02 07:53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日前,根据韩联社报道,美国邀请韩国加入由其主导、由美日韩台四方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以求应对在半导体行业中来自中国的竞争和潜在供应链中断问题。另一边厢,美国参议院上周三批准了一项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促进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样“剑指”中国。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的电动车、手机及各式电子消费品都在争夺芯片,导致各种制程的芯片都出现了供应短缺的现象,甚至有经济学家将芯片比喻为“新石油”,成为重要的国际地缘政治战略资源及筹码。虽然随着各大厂商争相提高产量,持续两年多的芯片短缺情况,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得到缓解,但由于俄乌战争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西方先进国家纷纷加速新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将会在技术进步及政策推动之下成为最有指标性的行业,芯片的短缺相信仍然会持续。

政治主导供应链

酿成芯片荒

其实,目前芯片荒的原因除了进入疫情时代之后,居家办公及生活模式的改变导致电子产品需求骤升之外,更关键的因素是政治操作对全球供应链正常运作的破坏。

一直以来,需要芯片的厂商已经习惯向合作已久的芯片厂进行采购,全球供应链根据自由市场原则而发展,形成成熟、理想的供需体系。然而2018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向中国发起贸易战,其科技制裁及精准脱钩的政策被延续至今。本次美方希望组成的“CHIP 4”,就体现了这种“围堵制华”的理念,期望通过联通政治上的盟友,共同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及技术封锁。

笔者认为,将政治凌驾于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之上,是不理智的做法。一方面,通过围堵制华,美国当然可以保持目前的政治及经济优势,保护其既得利益,但是对于其盟友来讲,却未必能享受到相同的红利。以韩国为例,去年该国690亿美元的记忆芯片出口中,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为48%,若加入“CHIP 4”将重挫其芯片出口。

美“科技脱钩”

反促华突破

另一方面,围堵制华极有可能反逼中国实现技术突破。由于西方国家限制中国取得先进芯片的制造设备,迫使内地芯片厂聚焦较低阶的成熟制程。随着先进制程芯片需求的下降,28纳米或以上的芯片成为最抢手的产品,根据谘询机构的数据,从2020年到2030年,28纳米芯片需求量将会增加两倍多至281亿美元,而到2025年,成熟制程芯片将有40%产能来自中国内地。

强力的需求让国家及业界无后顾之忧地投产,亦提高了技术突破的机率。随着半导体技术进展越来越受到摩尔定律的制约,先进制程芯片厂商的优势被逐步缩小,后发厂商有机会实现追赶。而近日有消息指出中芯国际在缺少EUV(极紫外光)光刻机的条件下,已推进7纳米制程芯片,就是中国突破制约的一个实例。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