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昨日公布为期一年的“师友计划”细节,2000名来自基层家庭的初中学生,每人将获得10000元资金,以及一对一配对导师,助其开拓眼界、建立正向人生观、学习理财,为未来定下目标,力争上游。新一届政府在解决跨代贫穷方面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不能低估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制定更有深度、更长远的规划,并在教育、社会制度方面作出配套改革,才能真正破解问题。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政纲中提出推行“解决跨代贫穷试验计划”。特区政府早前成立由政务司司长统筹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负责制定具体计划。根据昨日公布的计划细节,受助对象要符合两大条件,一是住于㓥房,二是初一至初三的中学生。10000元资金分两次发放,参加计划时派5000元,计划结束再派5000元。下月开始招募师友,优先招募21岁以上年轻人,也会有精英运动员等超级导师。下一步是邀请商界参与,举办具启发性活动和提供赞助。
师友以年轻人为主,方便同中学生沟通;精英运动员和商界人士的参与,可以帮助基层学生走出狭窄天地,增长见识,培养坚韧不拔的心理质素及抗压能力,提升自尊、自信。可以说,师友水平越高,举办的活动越丰富,对扶助对象的正面帮助越大。初中是儿童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打下良好基础,树立志向,这将改变他们的命运,进而带来整个家庭的改变,摆脱跨代贫穷的恶性循环,这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新政府上任不足两个月就落实具体计划,实属难能可贵。当然,“想干事”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会干事”,而且要“幹成事”。其实坊间已有不少帮助基层学生的计划,十多年前,特区政府成立儿童发展基金,也是“师友配对”,性质大同小异。特区政府可吸取有关经验,对新计划作进一步优化。正如有议员指出,“一对一”配对有机会出现错配,建议改为小组配对,比如5名学生配对5名师友,如此一来,既能拓宽社交圈子,也可灵活安排活动,减少个别师友可能中途退出的影响。更多人认为,一年试验计划太短,2000名额太少,应该有更长远的规划,而且要追踪受助学生未来发展情况,进一步检视计划成效。这些都值得特区政府认真考虑。
现在香港是“五个港人一个穷”,18岁以下儿童贫穷问题更严重,平均“四个儿童一个穷”。全港贫穷儿童数以十万计,优先帮助㓥房儿童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忽略了其他的基层儿童,他们一样需要关怀帮助,需要资源。贫穷是社会顽疾,背后涉及社会制度、教育体系、经济结构等等深层次问题;跨代贫穷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单靠某个项目。事实早已证明,派钱就像放烟花,帮不到什么,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些年来特区政府年年“派糖”,贫穷人口却不减反升的怪现象了。
帮助基层儿童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大的承担,更坚定的决心。与之相应的社会制度改革必不可少,让教育机会更平等,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上流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原标题:解决跨代贫穷问题需久久为功
来源: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