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垃圾征费急拆弹,强推不如重置宣传挽信心

2024-01-20 13:51

垃圾征费原定4月1日实施,但社会各界对落实细节充满疑问,政府昨天突然宣布再度押后4个月才全面实施,以便有更充裕时间就执行细节进行清晰解说,并由政府部门先试行。当局此举是因应实际情况作出的务实决定,避免灰犀牛事件出现。当局宜趁这段时间做好宣传教育,并做好试行工作,解决业界和公众的疑难,在未来全面推行时大家便会知所适从。

环保署原定昨天举行记者会讲解垃圾征费实施细节,最后变成由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宣布押后落实日期。谢展寰指,鉴于很多市民不了解垃圾征费是怎样运作和相关细节,决定向行政长官提议将政策法定生效日押后至8月1日,但会安排政府部门及一些楼宇在4月1日先行先试,让市民看到垃圾征费的真实操作而非抽象解说,实地展示教育演练。

押后执行日期防灰犀牛出现

垃圾征费原先是去年底推出,但因圣诞和新春清洁工人手不足而押后到今年4月1日,当局相信是考虑到环保署准备工作不足,为免演变成一场公关灾难,只有急拆弹,有必要延迟执行,以减少强推所引起的阵痛。环保议题本来争议较少,易获公众支持,而垃圾征费早在外国执行多年,可供参考的经验颇多,讵料在执行时却频频出问题,尤其具体执行细节欠奉,环保署官员在解说公众疑问时口径不一,越解说越混乱,反而增添更多疑问。环保署署长徐浩光失言,发表了“清不清楚好多时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弄清楚,如果你想不清楚,几时都是不清楚”的离地言论,令事件火上加油,引来公众不满,认为政府须先搞清楚,市民才能守法。

事态发展让政府觉得若在市民不了解下仍如期强推垃圾征费,大概率会发生灰犀牛事件,即看到警示信号或危险迹象却视而不见,随时导致政策硬着陆。去年初港府推出隧道“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但由于车贴问题,最后要押后3个月才推行,即使仍有个别甩辘事件,但运作大致顺畅。“易通行”涉及车辆有限,已让政府紧张,但今次垃圾征费涉及749万人口,而且牵涉到生活习惯改变,令政府更不敢怠慢,担心事件处理不好,随时引发灾难,影响政府威信。

做好减废教育改变生活习惯

据了解,行政长官李家超果断介入,决定推迟4个月执行垃圾征费,并指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负责统筹多个部门更有效地落实新政策,并做好宣传解说工作。对港人来说,垃圾征费是新事物,未推行已衍生很多疑惑,市民、物管处、前线清洁工人,以至工商界不断提出场景式问题,没有任何标准答案,故过往那套宣传解说已不适用,而且单靠文字或说话解说可能很抽象,随时引起不同诠释,故决定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策略,分阶段推行,先由政府部门和政府楼宇先试行,可谓身先士卒,下阶段才全面在香港实施。

由政府带头先行先试,好处是通过在政府大楼和部分公屋屋邨实地操作,起示范作用,帮助市民更加容易清晰了解垃圾收费的操作和细节,怎样处理外卖餐盒、茶水间垃圾、办公室垃圾,如何处理违规垃圾,有助释除清洁工人和物管处的疑虑。在试行过程中,相信会不断遇到一些从未想过的场景式问题,相关官员会设法即场或事后探讨解决方案,有助理顺磨合期的问题,并会将相关情景拍成短片放上网,供公众参考,让大家知道如何处理相关垃圾,在8月全面执行时便倍感安心,不会担心会误堕法网。

垃圾征费是减废的其中一项手段,涉及改变市民生活习惯,移风易俗需时,故当局在加强宣传教育时,应鼓励市民家里设有两个垃圾桶,将垃圾分类,一个放置可回收的胶樽、铝罐和纸,另一个是用指定袋盛载煮食前切下的果皮、肉类脂肪、厨余,过程多了一重工夫,但却可将丢弃的垃圾量减少,并可将垃圾积累几天才丢,从而达到悭钱作用,让公众更积极配合减废。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