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曹仁屠城差点让曹操迁都

2024-06-14 10:53

自古以来,行兵打仗,屠城、杀俘绝对是一个禁忌,但是在三国时期,雄踞北方的曹氏家族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关于曹氏家族屠城的事件,是有记载的,而且给曹氏集团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徐州大屠杀。古代的徐州,位于今天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和安徽北部,当然,也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但是徐州在三国时期却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屠杀。

在《后汉书》中有记载,当时曹操已经在中原地区扎稳脚跟,实力强大,仅次于袁绍;于是曹操就想自己的父亲去享福,曹嵩当然也很高兴,自己儿子取得了如此成就,带着曹德去投奔曹操。从琅邪郡赶往泰山郡时,一家全部被杀。

曹操悲愤恼怒的几乎晕厥,亲率大军进攻徐州,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攻打陶谦,攻下了彭城,陶谦退守郯城,曹操也再攻打郯城,暂时攻不下,然后,曹操一连攻下了取虑、雎陵、夏丘。开始了大规模屠杀。这就是徐州大屠杀。

曹操的报复行动让徐州人民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数十万百姓遇难,更有数不胜数的百姓因为逃难而成为流民。

曹家另一次屠城,是发生在曹仁手上;其实曹仁应该算得上曹操麾下第一将,文武兼备,立下赫赫战功,加上又是曹操本族之人,所以颇受曹操信任;后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之时,曹仁镇守荆州,防备关羽。

公元218年,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但不久事情败露,几人被曹操所杀,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这一次屠城可了不得,让曹魏在荆州大失人心;加上刘备在汉中之战胜了曹魏,而孙权也正值出兵合肥,形式对曹魏大不利;镇守荆州的关羽认为这是一统南北荆州的大好良机,更进一步甚至能攻入曹魏腹地,于是举兵三万北伐。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结果却被关羽用计水淹了,大将庞德被杀,于禁投降;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

曹仁在满宠的劝说下,与将士们盟誓,以死守城。关羽又派别的将领把将军吕常包围在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后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曹魏大为恐慌,曹操甚至以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但被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

结果是孙权也想得到荆州,派吕蒙进攻关羽,而关羽因为腹背受敌;加上关羽平时太过孤傲,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公安守将士仁投降孙权,关羽因此兵败被杀;但如果没有曹仁那次屠杀宛城的话,以曹仁的能力,或许根本不会造成后面的结果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