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相当潮湿! 周日(2月4日)立春,但春天未正式来到,湿气已至。 香港天文台资料显示,今天多区相对湿度高达90%至100%! 要吃冬瓜祛湿? 体内积聚湿气容易令人困倦、头晕及水肿。 注册中医师梁尹倩讲解湿重成因及11种症状,并按体质推荐10大健脾祛湿食物,踢走春困,重拾好精神 !
潮湿天气相对湿度达100%! 小心湿重11大症状
根据香港天文台资料,一股潮湿的海洋气流正影响广东沿岸,2月1日及2日的相对湿度最高达100%。 下周初亦将有一道低压槽靠近华南,带来不稳定天气。 未来9天的相对湿度,将一直维持在70%以上,最高达95%。
什么是湿重?注册中医师梁尹倩讲解体内湿气重成因及祛湿饮食。 她解释,湿邪是中医理论中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当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水湿停留体内,就会导致湿重。 例如,明明已睡到自然醒,身体仍然疲倦得像是没有睡过觉。 感到困倦之外,湿重还包括从头到脚的各种症状。
常见的湿重症状
-
头重头晕
-
易倦
-
痰多口臭
-
皮肤暗哑多面油
-
胸闷
-
没有胃口
-
胃痛胃胀
-
大肚腩
-
女性多白带
-
大便稀烂
-
水肿
湿重的原因是什么? 不吹头/常饮珍奶易不适?
梁医师指出,湿重并非一日就能造成。 有多种外在及饮食因素,均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身体湿气积聚,未能排出。 不只生冷食物,就连进食滋补的燕窝或雪耳也会加剧湿重症状?
-
湿重成因:外湿
“外湿”即是影响身体湿邪与否的外在因素,成因如下:
梁医师指,导致身体湿重的“外湿”因素包括:天气潮湿、长期身处冷气房、冒雨散步、坐湿草地、住近海边,以及洗头后不立即吹干。
2. 湿重成因:内湿
“内湿”是后天饮食习惯引致多余湿邪滞留体内,成因如下:
至于“内湿”因素,则主要因为饮食不当加剧身体湿重症状,常见成因是饮食不节制,尤其是爱吃生冷、重口味或口感烟韧的食物。 另外,过量食用滋阴食材及嗜酒,亦是引发内湿的原因。
春天潮湿推介10种祛湿食物 改善头晕疲倦水肿
梁尹倩医师表示,中医理论认为祛湿是春天养生重点之一。 她强调,想为身体除湿,首要是管理饮食,并建议适量进食有祛湿作用的食材,例如冬瓜、薏米,均有效健脾,改善水肿,驱除倦意。
10大祛湿食物
-
性平食材:赤小豆、黄豆、白扁豆、扁豆衣、玉米须、荷叶
-
性凉食材:生薏米、土茯苓、冬瓜、老黄瓜
春天2款祛湿汤水/茶饮 健脾利尿消水肿
梁尹倩医师利用以上的祛湿食材,组成2款具健脾、利尿、改善四肢困重等疗效的汤水及茶饮,功效、材料及做法如下:
1.祛湿茶疗:玉米须扁豆衣茶
材料:新鲜玉米须1扎、扁豆衣9g
做法:材料洗净。锅内加入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滚,转文火煮30分钟,把茶连渣倒进保温壶,能反复冲泡至味淡。
梁医师指,玉米须扁豆衣茶有助祛湿利尿,纾缓水肿、口臭、胸闷等症状,建议1星期饮用2至3次。
2. 健脾祛湿汤水:佛手瓜玉米五指毛桃扁豆汤
材料:佛手瓜3个、玉米2根、五指毛桃80g、白扁豆30g、赤小豆30g、蜜枣2枚、陈皮1角
做法:材料洗净。佛手瓜去皮切块,玉米去衣留须切段。锅内加入清水及所有材料,武火煮至水滚。再转文火煮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至于健脾祛湿汤,梁医师指,“佛手瓜玉米五指毛桃扁豆汤”有助健脾祛湿,纾缓身体及四肢困重、大便稀烂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人士,亦可适量饮用。
培养6大祛湿好习惯 健脾养胃化湿
除了以上2款食疗,梁医师亦提出6大祛湿生活习惯,持之以恒,有助身体排除湿气,养好脾胃。
1. 喝米水:属性平和的红米及白米,加入少量健脾渗湿的生薏米所煲成。适合男女老幼饮用,每日1杯,可养好脾胃,运化水湿。
2. 做运动:排汗有助去除体内多余湿气,促进气血运行顺畅。
3. 开抽湿机:保持环境干爽,将相对湿度控制于50-60%最为舒适。
4. 饮食少生冷:不再额外增加脾胃负担。
5. 不过分进补:体内有湿也会令人提不起劲,因此当精神疲倦、乏力,要先分辨身体状况才进补。
6. 每日按压足三里穴
-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
-
位置:位于外膝眼(膝盖侧的凹位)对下4只手指下的位置。
-
按法:拇指指腹以阴力按揉约2至3分钟。
数据源 :CheckCheckCin(获授权转载)、香港天文台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天气忽冷忽热血压不稳,小心中风心脏病,推荐番茄6类食物降血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