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最佳进补时机,暖身/补腰/补肾/补气血,中医推介12款汤水食物

2024-12-21 14:34

2024年12月21日(六)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注册中医师郑壹尹接受《星岛》访问,讲解冬至养生重点与宜忌,并推介8种补气血、补腰肾的食物,以及4款适合“做冬”的汤水,在临近冬季的尽头好好保健,润燥驱寒。

1

为何叫“冬至”?有何气候特征?

注册中医师郑壹尹指,冬至的“至”,并非冬天将至的意思,而是指“至此而已”。 古人认为过了此日,阴气下藏,阳气上升,日照时间开始由最短逐渐增长,代表阴气达到顶峰,即将减弱; 阳气也停止了销蚀,即将回升,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万象更新之意。 “冬至”作为阴阳交接点,昼短夜长是其重要特征,所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

本港天文台预测,冬至节气(12月21日)当日气温介乎12至21°C,天晴。 早上寒冷。 日间非常干燥。 季候风补充会在下周初至中期持续影响广东,沿岸早晚天气仍然清凉。

冬至养生 | 天气寒冷要保护血管脾胃

郑壹尹医师提醒,冬至为极阴之至,日照时间短,日夜温差大,天气寒冷而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症状,心脾两脏亦最易受影响。

阳气不足:如畏寒、手脚冰冷、疲倦和消化不良等不适。

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提高警觉,因为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增加病发和中风的风险; 而且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容易见血压急剧波动。

脾胃问题: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不过汤圆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十分香甜的馅料,要注意适度进食,过食会影响脾胃运化,而出现积滞表现,如胃胀、腹胀、暧气、大便酸臭等症状。

冬至饮食 | 宜吃什么食物养生进补?

郑壹尹医师推介8种性平、性温的食物,适合在冬至时节食用,有助补气血,健脾护胃,强腰补肾:

1. 乌鸡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温中补肾

2. 羊肉

性味:性温热、味甘

功效:温中暖肾,益气补血

3. 黑芝麻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4. 黑木耳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润肺益胃,益气补血

5. 黑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虚养血乌发

6. 冬菇

性味: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益肾

7. 核桃

性味:性温味甘

功效:补肾强腰,润肠通便

8. 栗子

性味:性温味甘平

功效:健脾养胃,补肾强筋

冬至汤水 | 推介4款进补汤水 驱寒/滋阴/补肺

“做冬”适合煲甚么汤? 郑壹尹医师推介4款适合冬至的补身汤水食谱,具有润燥、驱寒、滋阴、补肺等功效。

冬至汤水 | 1. 当归羊肉豆腐汤

材料:

羊肉400g、豆腐200g、当归5g、姜5片、米酒100cc、水及盐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汆水后捞出沥干; 生姜洗净切5片; 豆腐洗净切块。

将羊肉、豆腐、当归、姜片放入锅中,加入水及100cc米酒。

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最后加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中补虚,润燥散寒

食用宜忌:

羊肉不宜与茶、南瓜、醋同食; 高血压患者、大便容易燥结者要少吃。

冬至汤水 | 2. 人参乌鸡汤

材料:

乌鸡1只、人参15g、杞子15g、红枣10g、姜片10g、香菇2朵、1大匙米酒、水

做法:

乌骨鸡洗净,去除内脏及汆水。

其余材料用清水清洗,香菇洗净后泡至软身,切粒; 姜切片备用。

将乌骨鸡、人参、杞子、红枣、浸泡香菇的水、香菇和姜片放入锅内,加入水淹过乌骨鸡,再加1大匙米酒文火烹煮1小时。

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益气血,滋阴祛寒

食用宜忌:

高血压及高胆固醇患者在饮汤前应先撇去浮油; 肾病患者最多2周饮用1次。

冬至汤水 | 3. 粟米栗子素汤

材料:

粟米2条、栗子半斤、淮山1两、白萝卜1个、水

做法:

粟米洗净切段; 栗子用沸水煮2分钟后趁热去皮; 淮山洗干净浸泡半小时; 白萝卜洗净切件。

将以上材料加入清水大火煲滚转慢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补肺益肾

食用宜忌:

冬至聚餐后容易出现食积,此汤水有助消化和去除体内积热,适合大多数体质; 另外萝卜化气,不要跟参类同食。

冬至汤水 | 4. 海参杜仲猪肉汤

材料:

海参1条、杜仲20g、核桃30g、杏仁10g、瘦肉半斤、红萝卜1条、水

做法:

海参和瘦肉洗净,汆水; 其余材料洗净后清水浸泡15分钟; 红萝卜切块。

锅内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以上材料,转文火煲45分钟。

最后加入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补肾润肺

食用宜忌:

高尿酸患者及痰湿体质人士不可多饮; 而且不宜与醋搭配。

冬至饮食 | 3类食物不宜多吃 腊味也伤身?

郑壹尹医师提醒,冬至时节应避免吃太多生冷或辛辣燥热食物,加重不适症状; 在冬天餐桌常见的腊肉原来也不宜多吃:

1. 生冷食物

原因:属阴,会损伤脾胃影响脾阳,容易腹痛腹泻

鱼生:性寒味甘

雪糕:性寒味甘

冻牛奶:性寒味甘

2. 辛辣燥热食物

原因:容易造成口鼻干燥、消化不良、便秘

酒精:性温,味辛而苦甘

辣椒:性热,味辛

花椒:性温,味辛

小茴香:性温,味辛

3. 腌制腊肉

原因: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多食用咸味食品会使肾水过旺。

腌制腊肉:性咸,味甘平

做冬吃盆菜4大重点 防身体不适

不少香港人“做冬”也会吃盆菜,郑壹尹医师指出,吃盆菜时应注意4大要点,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配搭主食可选用糙米代替白米,并尽量选择下午时段食用。

避免用汁捞饭,或只吃肉不吃菜,过分饱滞会影响脾胃功能。

多吃上层食物,少吃中下层酱汁较多的部分。

小朋友、长者及脾胃虚弱者可每样少量品尝,其中海鲜类、肥肉等要注意食量。

冬至养生 | 驱寒养肾5大重点 最佳进补时机

除了注意上述饮食要点,冬至时节还有哪些应做及避免做的行为? 如何穿衣最适合? 郑壹尹医师列出以下5大养生重点:

1. 避寒就温

气温下降,要及时增添衣服,保暖首重头和脚。 日常宜选保暖性能好而又柔软宽松的衣服,最好必备袜子和围巾。 冬至日夜温差大,可参考洋葱式穿衣,而且衣物不宜过紧。

长者和体弱者要特别注意,容易出现体温偏低,除了增添衣服,居室应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晚饭后1小时可用大约40度温水浸脚30分钟,水量高于小腿肚,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2. 早睡晚起

冬至日照时间短,加上气温寒冷,人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维持体温,因此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因此晚上9时后不宜外出和避免熬夜,晚上较早时间入睡,早上不要过早外出活动,储存能量,以防损伤阳气。

3. 固本培元

身体的阳气于冬天处于收藏状态,补养肾精肾气至关重要。 平日可作轻度运动、保持良好心境、睡前热水泡脚,都利于阳气收藏。 但切忌避免大量出汗,使阳气外耗。

冬至当天是阴消阳长的关键日,节气变化之日应保持心情平和,切忌动怒。

4. 天灸疗法

冬至是“三九天”的第1天,“三九天”寒冷阴盛,这时期进行天灸敷药疗法有利于养生保健,增强抵抗力,对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例如鼻敏感、哮喘、肠胃功能失调等更有一定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病情,减少发作。

体弱者或慢性病患者可天灸,主针对阳虚体质的患者,能够改善病情,增强抵抗力,减少发作; 不过感冒或发烧、孕妇、皮肤严重过敏的人士则不适合天灸。

5. 适时进补

所谓“三九补一冬”,冬至是最佳的进补时令,可适当食用羊肉、牛肉、海参、鲍鱼等补益食品,但必须注意不宜过量,否则容易出现内热或者肠胃积滞。 进补亦需视乎体质,以免适得其反。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冬至是最佳进补时机,暖身/补腰/补肾/补气血,中医推介12款汤水食物 | 星岛环球网

冬至是最佳进补时机,暖身/补腰/补肾/补气血,中医推介12款汤水食物

发布时间:2024-12-21 14:34

2024年12月21日(六)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注册中医师郑壹尹接受《星岛》访问,讲解冬至养生重点与宜忌,并推介8种补气血、补腰肾的食物,以及4款适合“做冬”的汤水,在临近冬季的尽头好好保健,润燥驱寒。

1

为何叫“冬至”?有何气候特征?

注册中医师郑壹尹指,冬至的“至”,并非冬天将至的意思,而是指“至此而已”。 古人认为过了此日,阴气下藏,阳气上升,日照时间开始由最短逐渐增长,代表阴气达到顶峰,即将减弱; 阳气也停止了销蚀,即将回升,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万象更新之意。 “冬至”作为阴阳交接点,昼短夜长是其重要特征,所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

本港天文台预测,冬至节气(12月21日)当日气温介乎12至21°C,天晴。 早上寒冷。 日间非常干燥。 季候风补充会在下周初至中期持续影响广东,沿岸早晚天气仍然清凉。

冬至养生 | 天气寒冷要保护血管脾胃

郑壹尹医师提醒,冬至为极阴之至,日照时间短,日夜温差大,天气寒冷而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症状,心脾两脏亦最易受影响。

阳气不足:如畏寒、手脚冰冷、疲倦和消化不良等不适。

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提高警觉,因为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增加病发和中风的风险; 而且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容易见血压急剧波动。

脾胃问题: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不过汤圆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十分香甜的馅料,要注意适度进食,过食会影响脾胃运化,而出现积滞表现,如胃胀、腹胀、暧气、大便酸臭等症状。

冬至饮食 | 宜吃什么食物养生进补?

郑壹尹医师推介8种性平、性温的食物,适合在冬至时节食用,有助补气血,健脾护胃,强腰补肾:

1. 乌鸡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温中补肾

2. 羊肉

性味:性温热、味甘

功效:温中暖肾,益气补血

3. 黑芝麻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4. 黑木耳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润肺益胃,益气补血

5. 黑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虚养血乌发

6. 冬菇

性味: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益肾

7. 核桃

性味:性温味甘

功效:补肾强腰,润肠通便

8. 栗子

性味:性温味甘平

功效:健脾养胃,补肾强筋

冬至汤水 | 推介4款进补汤水 驱寒/滋阴/补肺

“做冬”适合煲甚么汤? 郑壹尹医师推介4款适合冬至的补身汤水食谱,具有润燥、驱寒、滋阴、补肺等功效。

冬至汤水 | 1. 当归羊肉豆腐汤

材料:

羊肉400g、豆腐200g、当归5g、姜5片、米酒100cc、水及盐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汆水后捞出沥干; 生姜洗净切5片; 豆腐洗净切块。

将羊肉、豆腐、当归、姜片放入锅中,加入水及100cc米酒。

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最后加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中补虚,润燥散寒

食用宜忌:

羊肉不宜与茶、南瓜、醋同食; 高血压患者、大便容易燥结者要少吃。

冬至汤水 | 2. 人参乌鸡汤

材料:

乌鸡1只、人参15g、杞子15g、红枣10g、姜片10g、香菇2朵、1大匙米酒、水

做法:

乌骨鸡洗净,去除内脏及汆水。

其余材料用清水清洗,香菇洗净后泡至软身,切粒; 姜切片备用。

将乌骨鸡、人参、杞子、红枣、浸泡香菇的水、香菇和姜片放入锅内,加入水淹过乌骨鸡,再加1大匙米酒文火烹煮1小时。

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益气血,滋阴祛寒

食用宜忌:

高血压及高胆固醇患者在饮汤前应先撇去浮油; 肾病患者最多2周饮用1次。

冬至汤水 | 3. 粟米栗子素汤

材料:

粟米2条、栗子半斤、淮山1两、白萝卜1个、水

做法:

粟米洗净切段; 栗子用沸水煮2分钟后趁热去皮; 淮山洗干净浸泡半小时; 白萝卜洗净切件。

将以上材料加入清水大火煲滚转慢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补肺益肾

食用宜忌:

冬至聚餐后容易出现食积,此汤水有助消化和去除体内积热,适合大多数体质; 另外萝卜化气,不要跟参类同食。

冬至汤水 | 4. 海参杜仲猪肉汤

材料:

海参1条、杜仲20g、核桃30g、杏仁10g、瘦肉半斤、红萝卜1条、水

做法:

海参和瘦肉洗净,汆水; 其余材料洗净后清水浸泡15分钟; 红萝卜切块。

锅内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以上材料,转文火煲45分钟。

最后加入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补肾润肺

食用宜忌:

高尿酸患者及痰湿体质人士不可多饮; 而且不宜与醋搭配。

冬至饮食 | 3类食物不宜多吃 腊味也伤身?

郑壹尹医师提醒,冬至时节应避免吃太多生冷或辛辣燥热食物,加重不适症状; 在冬天餐桌常见的腊肉原来也不宜多吃:

1. 生冷食物

原因:属阴,会损伤脾胃影响脾阳,容易腹痛腹泻

鱼生:性寒味甘

雪糕:性寒味甘

冻牛奶:性寒味甘

2. 辛辣燥热食物

原因:容易造成口鼻干燥、消化不良、便秘

酒精:性温,味辛而苦甘

辣椒:性热,味辛

花椒:性温,味辛

小茴香:性温,味辛

3. 腌制腊肉

原因: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多食用咸味食品会使肾水过旺。

腌制腊肉:性咸,味甘平

做冬吃盆菜4大重点 防身体不适

不少香港人“做冬”也会吃盆菜,郑壹尹医师指出,吃盆菜时应注意4大要点,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配搭主食可选用糙米代替白米,并尽量选择下午时段食用。

避免用汁捞饭,或只吃肉不吃菜,过分饱滞会影响脾胃功能。

多吃上层食物,少吃中下层酱汁较多的部分。

小朋友、长者及脾胃虚弱者可每样少量品尝,其中海鲜类、肥肉等要注意食量。

冬至养生 | 驱寒养肾5大重点 最佳进补时机

除了注意上述饮食要点,冬至时节还有哪些应做及避免做的行为? 如何穿衣最适合? 郑壹尹医师列出以下5大养生重点:

1. 避寒就温

气温下降,要及时增添衣服,保暖首重头和脚。 日常宜选保暖性能好而又柔软宽松的衣服,最好必备袜子和围巾。 冬至日夜温差大,可参考洋葱式穿衣,而且衣物不宜过紧。

长者和体弱者要特别注意,容易出现体温偏低,除了增添衣服,居室应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晚饭后1小时可用大约40度温水浸脚30分钟,水量高于小腿肚,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2. 早睡晚起

冬至日照时间短,加上气温寒冷,人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维持体温,因此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因此晚上9时后不宜外出和避免熬夜,晚上较早时间入睡,早上不要过早外出活动,储存能量,以防损伤阳气。

3. 固本培元

身体的阳气于冬天处于收藏状态,补养肾精肾气至关重要。 平日可作轻度运动、保持良好心境、睡前热水泡脚,都利于阳气收藏。 但切忌避免大量出汗,使阳气外耗。

冬至当天是阴消阳长的关键日,节气变化之日应保持心情平和,切忌动怒。

4. 天灸疗法

冬至是“三九天”的第1天,“三九天”寒冷阴盛,这时期进行天灸敷药疗法有利于养生保健,增强抵抗力,对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例如鼻敏感、哮喘、肠胃功能失调等更有一定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病情,减少发作。

体弱者或慢性病患者可天灸,主针对阳虚体质的患者,能够改善病情,增强抵抗力,减少发作; 不过感冒或发烧、孕妇、皮肤严重过敏的人士则不适合天灸。

5. 适时进补

所谓“三九补一冬”,冬至是最佳的进补时令,可适当食用羊肉、牛肉、海参、鲍鱼等补益食品,但必须注意不宜过量,否则容易出现内热或者肠胃积滞。 进补亦需视乎体质,以免适得其反。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